大众江淮西雅特投40亿成立研发中心,强势推进高中低端新能源汽车

知料汽车
关注

2018年7月9号,以江淮汽车为甲方、大众汽车为乙方、西雅特汽车为丙方的三家汽车制造公司在德国首都柏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备忘录拟定三方共同投资5亿欧元(约40亿人民币)共同合建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

新建研发中心的职能包括:

1.新能源电动汽车平台的研发

2.核心零部件的独立开发

3.车联网技术

4.自动驾驶技术

合资公司将基于各方的相关技术启动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平台研发,对该平台的具体投资、开发周期以及全球化应用,各方正在加紧研讨投资计划,根据可行性结果批准该等项目,并就该等项目另行签署最终协议。各方基于监管、合规及管理原因愿意在每个项目相关里程碑工作启动之前就所有相关所需协议、合同及文档达成共识并在工作过程中执行。

三方已经就每个项目给出了大致的时间表,2019年西雅特将会持股江淮大众的1%的股份(江淮大众是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2015年成立的合资公司,目前已有电动汽车产品上市),2020年完成西雅特品牌的国产化并建成研发中心,2021/2022年推出基于该研发中心所研发的电动车平台。从时间表不难看出,各方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要在4年的时间完成一个全新平台的研发和各个零部件的独立开发,三家都要拿出自己的优势技术出来才行。

大众与江淮合作为何引入西雅特

大众集团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并非是第一次了,前文中提到双方已经于2015年开始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在当时大众就想引入西雅特汽车作为第三合资方,然而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功。这次双方以之前的合作为基础,重新引入了西雅特汽车,让西雅特以新平台为基础重新实现国产化,至此大众也终于完成了其新能源汽车布局。

西雅特作为大众旗下的子品牌,主打欧洲的中低端市场,在2012年大众就将西雅特国产化提上了日程,而因为定位已及时机等更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成功,导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中低端市场布局一直没有完善。而本次三方的合作将西雅特重新引入,并且瞄准了未来的主力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将会使得大众一次完成其在新能源汽车高中低端车型上的布局。我们可以看江淮大众所推出的新车高度近似西雅特车型,车标都与西雅特车标极为相似,这不能不说大众或许早就等待已久。

大众汽车海内外同时发力,发力新能源汽车

大众汽车虽然是世界级的汽车品牌,但是也仅仅是在内燃机汽车方面,在新能源方面大众也只是刚刚起步。目前中国的本土汽车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具有世界的领先水平,同时中国也是目前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大众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品牌,对于中国汽车制造技术已及中国市场的特性非常了解。

我们从这次三方的合作备忘录中看到,三方将拿出自己的优势技术用于快速完成研发中心的建成,而江淮汽车在这三家中具有的优势技术只有很早就已经开始研发并获得成功的新能源技术。大家都知道大众在新能源领域内基本毫无亮点,除了一个并不成熟的内燃机转型平台之外,各种技术专利都十分的缺乏。而三方这次的合作,正好弥补了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不足。当然江淮汽车也将获得大众在整车制造和“三大件”调校上的技术,这也是我国汽车产业的不足。这让大众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有一个能够互补的盟友。

大众汽车除了在中国布局之外,在海外也没有停住新能源汽车布局的脚步。大众认为电动化、互联网化、自动驾驶和共享化为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并为此在投资、技术开发、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各种准备活动。2016年12月大众建立全新独立的品牌Moia,进军电动移动共享出行领域,目标是在2025年成为新能源移动出行服务领域领导者。此外,大众还进行了与英伟达(Nvidia)合作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投资网约车平台Gett,与滴滴出行建立战略合作,推出RIO云计算操作系统等一系列动作。

大众布局新能源汽车,立足中国展望世界

西雅特的引入除了让大众完成了从高端到低端的全覆盖式布局,在完善了自己技术储备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线。同时中国做为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大众是第一个进入国内的合资车品牌,抛却大众原本的知名度不说,这领先一步的布局,也为大众日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其他品牌博弈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和更雄厚的技术资本。

大众作为中高端车的知名品牌,凭借比其他进口品牌先一步在新能源汽车本土化上的布局, 将会迅速占领国内的中高端新能源车的市场,而新加入的西雅特也将会凭借这些技术与江淮一起和其他品牌争夺国内低端车的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江淮大众、一汽-大众及上汽大众将携手引领电动出行的发展,并在未来7至8年间,向市场推出40款本土化生产的全新新能源汽车。不难预见,大众未来将会以中国市场为起点,在全球汽车新能源化的大舞台上,在高中低端个档次中都会占有领先地位。

我们是有底线的

END

注: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