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近日处在舆论高点,其起因为2020款小鹏G3与上一款车型发布时间间隔太短,但整体指标差距过大,引起不少车主内心不满,以至于现在部分小鹏车主提出退车要求,但是,舆论双方各执一词,似乎由新汽车引起的车企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也变得难以调和。
对此,吴声汽车采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对小鹏事件进行解读,他们表示,“新汽车令产业矛盾爆发,关键在于调和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小鹏出现的问题是新旧产品交替的普遍问题
通过两款车型发布时间来看,可以推断在厂家方面,两款车的进度是相近的。企业推出新车是适应市场需求的表现,根据用户需求对产品进行积极调整,这样的生产方式以及效率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小鹏来说,更新迭代的变化更大了一些。但是小鹏的问题是所有车企在新旧交替时都会面临的问题。只不过是小鹏在交替环节的营销工作层面有不足,没有经验,造成了维权现象。消费者选择小鹏也是对新兴事物的认可,有这样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手段是不好的。
小鹏事件对新造车企业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都提供了借鉴,但是厂家一定要注意的是,真诚、一视同仁。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新汽车格局变化促使行业矛盾爆发
车企推新的时候选择平价销售是对市场无奈的举措,对外的主要问题是消费者内心的不平衡。但是续航里程新旧差距较大应该说是新能源车型的主要特点之一,新能源车的快速变化是消费者应该承担的风险。
小鹏汽车可以称之为“新汽车”,在更新速度上打破原有传统汽车“三年改款、五年换代”的格局,似乎也正是由于打破了规律导致消费者不接受,在汽车产业中这一对矛盾就被激发出来,小鹏只不过是首当其冲。新汽车更新较快,但是消费者对传统的价格认知还是存在一定的过程,这也会造成双方观念上的碰撞。
新汽车是需要逐步适应每个过程的,汽车产业格局未来也会向这方面走,很可能某一天汽车更新像手机一样快。我们认为,推新的速度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之内,因为企业的研发和维护成本还是相对偏高的,小鹏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传统车企的量级,在这一点会相对灵活,目的也是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我认为,产品在快速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也要充分考虑消费者心态,应该说新造车企业更要尊重传统车企的一些做法,使自己更加人性化。
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
产品决策需要新造车企业高度警惕
从整个事件来看,能够看到小鹏汽车为了消费者、品牌牺牲掉自己大量利益,六折对于电动车来讲已经是很高的成本了。
从产品规划角度来看,任何产品推出都应该是精品,而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消费者感官和体验的巨大反差,需要所有的新造车企业都要高度警惕,所有的产品规划都是有原则可循的,既要有传承性又要有创新性,但要掌握创新的度。另一方面,消费者之所以不能接受的原因也在于两款车型没有明确区分,会造成消费者体验不良的结果。
新造车企业在专注产品的同时更要注重汽车产业固有的“规则”,在舞台中心表演更要严谨小心。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
商业场中无好坏只存在认可、接受与否
如果厂家在此前对产品的迭代频率没有承诺,那么企业可以自主定价,这并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因为现在法律上并没有规定,新产品定价过低就是侵害了此前消费者的权益。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感受确实大打折扣,因为这让消费者感受到所购的车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
小鹏汽车既然要给补偿,就应该依法依规的给补偿,就要给真实的补偿,要让车主得到实惠的补偿,这样的话可能才能平息的风波。否则如果根基老用户不满意,那么新用户也可能会观望。
老用户应该要理性维权,要积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商业场中没有好坏,只有认可与不认可、接受和不接受。小鹏汽车应该要正视这些用户的老用户的诉求,不能说没有合同的约定,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去满足消费者的合理诉求。企业要通盘考虑新老用户的的选择与感受,如果大家对品牌产生信任危机,不管企业的技术再高,或者是价格再低,都不会有人再去购买其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