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最大的零部件企业之一的万向集团被认为是备选的热点,万向集团用两年时间陆续收购了美国著名动力电池生产商A123和曾被称为特斯拉竞争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菲斯科,鲁冠球表态正在筹划将菲斯科拿到中国生产,但没有具体时间表。他等待的可能正是一个资质。
据上述人士透露,发改委的审批流程比传统车项目要更为严格,先确定企业要有团队有技术有投资后,才能批立项批投资。项目建完后,发改委还要进行比传统车生产资质更严格的审核,确保项目实际建设与上报方案吻合。
“要走完这套流程并不容易。产品出来后还要按照国家标准做试验,才上工信部产品目录。国家对电动车资质放归放,如果车不好、价格不低就卖不出去,放开资质的最核心目的就落空了。”上述人士认为这是发改委谨慎商讨准入条件长达10个月的原因。
微电动还在等待
有人在运作牌照,有人已经开始生产。在山东已经有近400家规模各异的企业把自己生产的微电动车卖到消费者手里。与传统意义上的纯电动车不同,由于生产流程的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已经在马路上运行的微电动车,至今也没有拿到生产资质。
“政策的讨论已经进行到两三个部委走流程,所以具体的准入标准和如何获得资质,要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内才会逐渐明朗。”冯冲在与投资人的交流中获悉,对微电动车,主管部门的态度是,“完全放开基本不太可能,毕竟在微型电动车的制造水准上,各企业生产技术参差不齐,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标准淘汰落后技术,使产品达到较高水平之后,才有可能获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否则就按四轮摩托车的方式管理”。
这一管理思路事实上与传统汽车相同,即把管理力度主要放在前端,在准入环节上严格把关。但这一模式目前并没有取得所有人的支持,王青就是反对者之一。在他看来,作为新兴事物,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完全可以结合新的商业制造模式制定,不管是什么样的电动车,只要企业愿意做,就让它来做,最后的成败由市场决定。
王青的观点主要借鉴了美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与中国“严进宽出”的要求相反,美国的做法是“宽进严出”。在美国,每个企业都可以生产电动车,只是产品生产出来后,要接受相应的技术法规约束,确保安全性。这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特斯拉能在美国诞生的重要因素。
但反对者的意见是,在不具备强大的监管体系之前,无论是对微电动还是正规电动车,中国都不可能把准入的闸门一下子放开。
而就在业内对新能源准入问题激烈争辩之时,特斯拉又在尝试一种新的模式。有媒体报道,特斯拉方面已与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多次会面,双方谈论的主要内容是,由富士康代工特斯拉,以降低后者在电池等关键技术上的生产成本。
如果这一模式成型,未来所谓的准入问题也许就不再重要,因为投资者完全可以把资金投在技术研发环节,然后找生产企业代工,贴牌生产。这对一些传统车企来说也不是一个坏消息,因为与生产资质相比,它们更关心在即将到来的电动车时代,自己将扮演何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