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的情势下,武汉市作为国内第一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分析。
各项举措助力武汉新能源汽车发展
武汉市与襄阳市是全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除了国补地补五五开之外,各地针对不同状况也做出详细的政策扶持,因为武汉并没有限购,所以并没有出现北上广为了一块铁皮而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尴尬情形。
2015年,武汉实现11630台各个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免税补贴,今年制定的推广目标依然是推广10000台。年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骗补声不断,大大打击了市场积极性,武汉1-2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只有128台,其中2016年的补贴政策迟迟不下来也是一大因素。
不过好消息是,据中汽协统计,2016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25246辆,销售22936辆。同比分别增长54.8%和46%。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818辆和17637辆,同比分别增长63.5%和60.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28辆和5299辆,同比分别增长33.8%和12.3%。总之,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很大,但是总体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
在武汉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享受众多优惠政策,比如,免收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车辆通行费;可免费在指定的公共充电设施场所充电;在市内行驶时不受尾号限制;从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车可以在三环线内按核定线路通行。武汉出台的政策还规定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政府公务、公安司法、公交、环卫绿化等公共服务部门更新或新增车辆的50%必须采购新能源汽车。远城区(或新城区)新增出租车辆,将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汉,新能源汽车每年可省桥梁隧道ETC年票2100元,车船税450元,折合下来,百公里运行成本只有汽油车的五分之一。
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现状
作为中部汽车城,传统汽车方面,武汉坐拥中美日法四大车系、两大汽车集团、九大乘用车工厂,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武汉依旧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新能源车企来汉。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比亚迪、江淮、南京金龙宣布在汉成立生产研发基地,加上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方向转变,武汉的新能源汽车主机厂不下10家。
虽然主机厂众多,但是武汉的电机电池厂家并没有太多,动力电池厂家主要来自本地的骆驼蓄电池,但骆驼主打产品依旧是传统铅酸电池,锂电厂家主要有天津力神武汉基地、安徽国轩高科武汉基地。根据笔者实地了解,武汉本地主机厂新能源车用电机产品大部分来自国内知名电机品牌,比如大洋、精进、大地和等,少部分来自贴牌厂家或者外国品牌,主机厂亦很少使用自己设计的电机,虽然政策规定主机厂必须使用自己的电机;而主机厂的动力电池选择范围则比较多而杂,也透露出这个市场并未成熟饱和,即使成立时间不到一年的某动力电池厂家在汉也获得不少订单。
与电机电池厂商的稀少不同,武汉本地的电控系统提供商并不少,比如,合康系(合康变频、合康动力)的电控产品在国内的新能源客车市场有相当部分占有率,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武汉本地高校众多,电子电控这类高新技术的产学研做的比较好,很多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程学院等各大高校都有合作,投资30亿的武汉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旨在成为承接汇聚世界级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的重要舞台。还有各大主机厂的研究院、东风技术中心等,虽然汉产新能源汽车没有电池电机,但“芯”还是自己的。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中央的“十三五”规划中举足轻重,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武汉的辐射作用不言而喻。武汉的众多高校资源足以对新能源汽车核心的三电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在汽车产业最集中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2006年就启动“制造业创新拔尖人才”评选,培养大批服务于制造产业的创新拔尖人才。2011年武汉开发区再推“高端人才集聚工程”,围绕区内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人才,并对入选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鼓励支持政策。在政策鲜明、基础配套设施方便、产业链聚集、人才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因素下,相信在新能源汽车大潮中,武汉能抓住机遇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底特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