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动力电池报废问题突出
据预测,2020年动力电池报废量将累计达到12万吨至17万吨左右,这成吨成吨的废弃电池堆在一起的场面着实不敢想象。而眼见相距的时间即将到来,动力电池回收也被提到了日程上。
而随着电动车风头正劲,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或许成为蓝海。但是,将利用后的动力电池大规模用作储能,这恐怕只能是想想而已。首先,从理论上讲,这些被换下来的电池依然存在使用的价值和一定的能量。此时可以按照电池容量的不同,利用它们继续储能或者应用到供电基站、低速电动车或路灯的能源提供方面。经历了这些过程,动力电池才会真正进入回收体系,这就是业内所说的动力电池再利用,也叫梯次利用。
但是梯次利用的主要缺陷在于,虽然一般的储能电池对单体电池的密度要求比动力电池低,可储能项目所需的储能电池规模不小,常常能够达到百千瓦甚至兆瓦。一辆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在30千瓦时左右,如若将其用于储能,就必须加入大量的电池包。
然而,由于我国不同电动车企的电池路线、电池规格和测评要求不同,使得电池型号繁杂,产量分散。可以说,动力电池行业标准化进程的缓慢阻碍了梯次利用的发展。
4、充电设施跟不上发展步伐
一是充电设施政策不健全。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关键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增加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难度。与此同时,各地电价政策不清晰。
二是互联互通水平依然较低。充电接口新国标虽已发布,但现有车桩同步升级还需进一步明确,跨运营商之间的支付互联互通和信息互联互通尚处于起步状态。
三是部分专项基金落实困难。受银行对资产抵押、政府担保等相关规定影响,部分民营企业反映迟迟得不到银行放款,致使专项建设基金落实困难。
四是个别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从安全大检查企业自查自纠情况来看,个别非专业运营企业人财物资源配置不足,缺乏充电服务专业化能力,加之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虽然广受资本看好,国家也高调支持,但现实却是充电桩行业仍在潜行。到去年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充换电站仅3600座,公共充电桩仅4.9万个,车桩比约为9∶1,缺口巨大,且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
5、二手车残值率低
或许因环保的理念,或许因较低的电费支出、政策补贴红利,使得新能源车近年来人气飙升。但当消费者想卖掉手中的新能源车时,竟会发现无人接手。
据了解,一辆江淮iEV纯电动新能源车,使用时间还不到一年贬值近70%,如果这么算下去的话等开五年的时候可能残值就剩不到10%。而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销量21万辆,同比增长122%,其中纯电动车销售14.5万辆,增长170%。从这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新能源车正在高速发展,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空白”呢?
首先,由于新能源车新车销售尚处于推广阶段,二手车需求量更少,一旦收购可能压在手里,资金成本也会增加。此外,以北京为例,与燃油版二手车能够转出北京市场不同,目前接受新能源车的多为北京、上海、广州等新能源车推广城市,周边省市对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如果仅在北京市场销售,新能源二手车很难有销路。
小结:
如今,我们必须要正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之所以能在近年来发展飞快,大帮人马进军该领域,以引发骗补、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主要因素归根于国家补贴政策的不断推动,刺激了车企生产以及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所以,不管是国家层面或车企,不得不深度思考:没有补贴作为支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到底该怎么走?与此同时,企业在看到市场潜力可观性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政策以及充分考虑自身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