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产、停工、裁员……董明珠的“造车梦”要凉凉了?

品途商业评论
关注

减产、停工、裁员……董明珠的“造车梦”要凉凉了?

银隆目前生产的主要是纯电动客车,采购对象大多为各地政府等,一旦这一市场出现问题,银隆又没有真正打开新的市场,很容易陷入被动,出现减产。

在今年1-3月中国客车企业新能源客、公交车销量排行里,珠海银隆的排名都为第七名,销量分别为499辆、475辆,与排名靠前的企业差距很大,本该是车市回暖的季节,银隆却遭遇了寒冬。

董明珠的备胎

格力集团拟以52亿元价格要约收购长园集团的消息引起了上交所的注意,并就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收购所用资金、同业竞争等问题对长园集团进行了问询。长园集团回应称,格力收购资金为自有资金,收购完成后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与长园集团之间将保持人员独立、机构独立、财务独立、资产完整。

减产、停工、裁员……董明珠的“造车梦”要凉凉了?

此次格力要约收购长园集团的时间点是耐人寻味呢,恰好是河北银隆被曝出减产停工问题的时间点,这不禁会让人联想,董明珠寄托在银隆身上的造车梦是不是要黄了?现在收购长园是要找个备胎么?

说到长园集团,所涉及的领域的确跟银隆有些重合。长园集团是1986年由中科院创立,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的科技公司,由于收购范围与董明珠个人投资的银隆业务有所重合,因此市场将其看作格力的“母子之争”。

银隆的日子不太好过,但是反观长园集团最近几年的业绩,到还是可圈可点的,2015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1.6亿元、58.5亿元和和74.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8亿元、6.4亿元和1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均为正值。从2016年起公司总资产更是连续达到百亿规模以上。

减产、停工、裁员……董明珠的“造车梦”要凉凉了?

那么长园集团到底是不是银隆的备胎呢?现在还无法确切的回答,从市场上流通的信息来看,长园集团与珠海银隆之间没有合作,董明珠也没有参与格力集团与长园集团的谈判。

结语:别让“补贴”成为原罪

中国的新能源车在最近几年能够快速发展,政府高额的补贴也占很大的功劳,甚至从不好的一方面来讲,高额的补贴,也催生了很多乱象。

在补贴政策没有更改之前,也就是在2016年以前,一辆6≤L(车长)<8(m)的电动大巴,中央和地方的双重补贴高达60万元,8≤L<10(m)补贴高达80万元,L≥10m车型的补贴最高可达100万元。如此高的补贴,哪有企业会不心动?甚至可以说,很多车企造新能源车就是冲着补贴去的。

减产、停工、裁员……董明珠的“造车梦”要凉凉了?

电动大巴的成本虽然高,但是定价也比燃油车高,再加上政府给的高额补贴,基本上都是净赚的,甚至有些上市公司收到的补贴,要远超自己的净利润,最高能达2-3倍。

如此“实惠”的政策,招来了一大批做新能源客车的企业,有的甚至是跨界来做的。当时的政策是有明显漏洞的,完全按照车型的长度来进行补贴,对车辆交付、运营等环节缺乏监督,使得客车行业一度成为“骗补”的重灾区。

随后政府也意识到了补贴政策的缺陷,在处罚了一些骗补的企业之后,也调整了政策,客车的补贴进一步细化,按照补贴金额=车辆带电量×单位电量补贴标准×调整系数进行补贴,并将此前中央和地方1:1的补贴比例调整为,地方补贴不得超过中央的50%,此外,新政中同时增加30000公里运营里程的申领条件,对事后监督趋于严格。

新政的实施,实际上也让一批目的不纯的企业就此推出了行业竞争,其实客车行业本来就是一个毛利非常低、且对政府依赖高的行业,政策调整让整个客车市场“一夜入冬”。

银隆也是这波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补贴变难且额度降低、大环境不景气的条件下,停工、减产似乎已经是最明智的选择了。不知道董小姐的造车梦,还能不能顺利实现了。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