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不会退出,2025年迎来性价比突破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 中字

当下,各国政府纷纷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各大企业规划了发展新能源车辆的战略目标,在全球石化资源日益枯竭,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的状况下,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趋势不可阻挡!新能源汽车已成为目前降低碳排放量,缓解气候加速变化的重头戏!

那么,在各大车企纷纷规划电气化目标的同时,未来新车型、新平台采用什么样的技术线路成为关键!国家政策决定了企业对未来技术主流线路的选择。各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2006年以前第一阶段的摇摆不定,重心放在氢燃料电池上,到2007-2011年第二阶段的锂电池为主,混合动力汽车先行,如今第三阶段,新能源汽车呈现出纯电动为主,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线路齐头并进之势。

那么,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未来适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技术线路到底是什么?纯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在未来将如何发展?

纯电动不会退出,2025年迎来性价比突破

在2019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就三种技术线路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展望。

纯电动汽车方面,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升,高镍化的应用也让电池的热稳定性不断变差,为了安全考虑,改善电池本身的安全性要从发展新型固态电池出发。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5-2030年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

除了电池,靠增大电池装载量来增加续驶里程不是电动汽车的根本出路,主流技术路线是提高电动汽车能效和充电便利性,电动汽车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充电的便利性取决于充电体系的建立和快充技术的突破。欧阳明高认为,在2025年左右,纯电动车的性价比会有更高的突破。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计算燃油汽车的价格和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将会持平,另外最严格的排放法规即将实施,燃油机的成本将会上升,拐点即将到来。我们认为在2025年左右,纯电动汽车性价比会实现大的突破。

特斯拉进入中国,对中国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但市场的开放和技术竞争带来的是市场优化,纯电动汽车不是退出和收缩,而是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纯电动不会退出,2025年迎来性价比突破

中国混动技术:特色和优势仍是纯电驱动!

混合动力技术线路较为复杂,在国际上,日本属于混合动力技术较为成熟的国家。不过,日本的混合动力属于不可充电式,丰田、本田、日产引领了国际常规混合动力潮流。

另外一种,在中国推广比较广泛的属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分为两个阶段,在电量维持阶段是常规混合动力,在刚充完电之后,率先使用的这一段是纯电型插电式。

欧阳明高表示,纯电插电混合动力在城区短途用电,高速、长途用油,根据中国的乘用车出行特征,可以省油80%以上,这是中国优势的技术路线,这是我国政府规定5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驶里程政策带来的一个红利。如果将纯电型的插电混合动力按功能和结构分开分析,其实有九类混合动力,纯电型混合动力既可以串联、并联,也可以混联。根据中国对的增程式定义,实际上是串联的纯电型插电混合动力,是纯电插电混合动力中的一类。他表示,中国可能主要是并联和串联两种,混联不会成为主流。

未来,主流车企如果想做混合动力技术线路的汽车应该如何实施呢?欧阳明高表示,一是从燃油车升级转换后的节能汽车路线,常规混合动力到插电式混合动力。另外一个是从纯电动汽车转换的混合动力路线,纯电动到增程式和纯电型插电混合动力。

他认为,中国特色的混合动力技术的特色和优势仍然是纯电驱动。当然纯电驱动包括纯电动,但不等于纯电动。

纯电动不会退出,2025年迎来性价比突破

燃料电池5-10年内比肩当前锂电池国际地位水平

燃料电池能够再次的让人们重新重视,主要是因为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带来的动力电池回收难题。从长远发展来看,燃料电池主要还是因为效益高而被看好。

目前,中国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发展已经开始商业化,但在乘用车上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瓶颈和发展成本等问题。氢燃料和纯电动目前推广力度的一个平衡点在于成本。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层面,主要主要的问题是膜电机和空压机;在氢能技术方面,当前的储氢技术能量密度仍不高;液化仍需进一步地降低能耗等。尤其在北方市场的SUV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具备不错的竞争力。

根据中国和全球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进程,欧阳明高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于纯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大约晚十年左右。在2020年,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将会成熟,商用车市场,预计在五千到一万辆,标志性的车型是燃料电池车。2025年,燃料电池技术将会成熟,推广累计将会达到五到十万辆,标志性的车型是燃料电池的大型SUV。2030年,新一代氢能技术突破,制氢、储氢、运氢全方面突破,燃料电池技术在交通和能源领域推广达到100万辆,标志性车型是燃料电池的长途货运卡车,将会达到一千公里的长途货运能力,一百万公里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预计今后5-10年,燃料电池将达到目前中国锂离子电池在国际上地位差不多的水平。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