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驰认购江铃50%股权细节出炉,现金增资分六期支付

车事小说
关注

6月5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已于6月3日在长安汽车第七届董事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审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下属合营企业以公开挂牌方式增资扩股暨公司放弃增资扩股优先认缴出资权的议案》,同意公司下属合营企业江铃控股以资产评估报告为定价依据,引入爱驰汽车作为本次增资扩股的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这也意味着,爱驰汽车入股江铃在流程层面已经走完。

针对此次收购细节,车事小说发现在长安汽车发布的上述这份公告中也有所披露。

在今年4月3日,江铃控股正式在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一家战略投资者。5月31日,爱驰汽车向北京产权交易所递交了《产权受让申请书》,并缴纳保证金人民币3亿元。

据公告内容显示,此次增资扩股以现金方式进行,爱驰汽车拟增资17.466亿元,其中10亿元计入注册资本,7.466亿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完成后,江铃控股的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10亿元增至人民币20亿元。爱驰汽车将持有江铃控股50%的股份,长安汽车和江铃集团持有江铃控股的股权比例均由50%稀释到25%。这也意味着,占股50%的爱驰汽车将成为江铃控股的最新控股股东。

据公开资料显示,爱驰汽车于2017年2月15日注册成立,注册地址同样位于江西省,身处上饶经济开发区。注册资本7.396亿元。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爱驰汽车资产总额为24.68亿元。其中,负责总额24.07亿元;净资产为6316万元。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7万元,净利润为-2.53亿元。

爱驰汽车身为一家产品还未上市销售的初创造车企业,显然不可能拿得出收购所需的资金。事实上,为其支付这笔高额收购资金的另有其人。

江西财投基金在5月13日发布的一篇《助力我省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突围——上饶市明驰新能源创新投资中心完成对爱驰汽车项目出资》文章中透露,早在5月9日,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就已经完成了对上饶市明驰基金出资。

该基金总规模10亿元,其中省引导基金出资3亿元,专项投资于爱驰汽车,用于该公司产能30万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上饶厂房车间和生产线建设以及新车型的研发和全国范围内电动汽车销售体验店的布局建设。

据消息人士透露,明驰基金在获得注资之后,在较短时间之内就已经完成了对爱驰汽车的10亿元注资入账。

车事小说通过天眼查对爱驰汽车融资历程查询后发现,5月29日已经获得10亿元的战略投资,投资方正是明驰基金。这也刚好交代了上述爱驰汽车10亿注册资本的资源。

事实上,据长安汽车在上述这份公告中披露,此次爱驰汽车收购江铃控股项目中,支付部分将分为六期执行。

其中,首期认缴资金为6.5 亿元,在增资协议生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至江铃控股账户;剩余资金则在协议生效日起一年内支付至江铃控股账户,并按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计息。

在外界看来,爱驰汽车之所以砸下重金去收购江铃控股50%股权,其主要目的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类似收购相同,都是为了解决生产资质。

2018年9月28日,拜腾汽车以1元人民币收购一汽华利(需背负8亿债务),获德乘用车生产资质。同年,12月17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力帆集团拟作价6.5亿元将持有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而后者正是车和家(理想)100%控股子公司。由此,理想也正式解决了造车资质的问题。

事实上,类似交易对于当事双方(多方)而言,也算得上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作为收购方,通过股权交易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而对于出售方,则通过股权运作,换了“新生”。

针对此次放弃优先认购权,长安汽车在公告中比较直白表示,目前 SUV 市场已经进入整合期,燃油车市场已经进入拐点,市场布局方向转向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加上 SUV 市场目前处于各家车企必争之地,市场竞争激烈,江铃控股后续在 SUV 市场的发展难度会持续加大。

显然,引入以打造智能电动汽车为主的造车新势力,对于后续激活江铃控股,提升其市场应变能力都将带来好处,也有助其应对市场变局进而快速实现转型。

反观爱驰汽车,眼下其位于江西的自建智慧工厂已于年初的2月18日实现全线贯通。据了解,该工厂总用地面积63.33万平方米,总投资额43.086亿元。规划年产能10万辆,可生产3款车型(2款SUV、1款MPV)。

随着收购江铃控股落地完成,爱驰汽车计划今年内实现量产车上市的目标最大的生产资质障碍已经不复存在。

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中的一员,接下来量产交付才是真正困难的开始。等待爱驰汽车的将是更为残酷的市场考验。

———— / END / ————

|车事小说  AutoNovel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