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第一批新能源车电池即将报废,20万吨怎么处理?

EV导购
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得到了高速爆发式发展,最明显的就是,马路上的“绿牌”汽车是越来越多,不过这也不难理解,又有送牌政策又有各种补贴福利,想销量不好都难!

不过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很多人往往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数年后,当新能源车的电池面临报废时,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早在新能源车刚刚开始普及时,就有人提出过质疑,他们觉得汽车电池和手机电池一样,在使用多年后肯定会面临报废,而如果对电池的回收处理不当,随之而来的将是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碱污染和粉尘污染,这种危害甚至比燃油车还要严重,所以他们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新能源车其实并不环保!

不过遗憾的是,这种略带有长远顾虑的问题,很快就被新能源车一波接一波的浪潮盖过,因为当时正处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上升期,“报废”这一词离大家还很远,所以很少有人会去真正关注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如今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了。

众所周知,现在一般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为5-8年,不过在早期受制于技术的原因,当时搭载的电池使用寿命可能还不足5年,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第一批新能源车的电池已经处于“暮年”。

另外,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测算,仅仅是2018年—2020年,我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而到2025年或将达到35万吨,规模相当庞大!

那么对于这些让人揪心的动力蓄电池,它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在2018年2月26日,工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联合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简而言之就是,谁生产谁回收!

这么一看,好像有人会负责了,但可惜的是政策法规的约束力并不够,加上很多新能源车企并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因此它们大部分都选择委托回收,而这就导致了回收体系相对比较混乱,有不少电池流入不正规企业,存在较多安全与环保隐患,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初衷将大打折扣。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就有疑问了,电池回收究竟是怎么个回收法呢?

目前,对于废旧的动力电池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

最好的当然就是“梯次利用”了,简单来说就是电池虽然达不到汽车使用的条件,但是可以在其它方面发挥下它的“余温”,就比如应用到储能、低速动力等领域。

但问题是,目前国内的汽车动力电池在生产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材料、配方、规格和构造等方面各有不同,这就给它们的二次使用带来了困难,谁能保证它们在使用时不会“排斥”呢?

而另一个就是更为直接的“拆解回收”法了,即对动力电池进行放电和拆解,实现对镍、钴、锰、铜、铝、锂等主要元素的回收,这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金属元素的稀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动力电池拆解目前还是高危项目,很容易发生起火或者爆炸,可见这一回收法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综上所述,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仍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而且随着新能源车的基数越来越大,未来这种“报废”电池肯定会越来越多,因此当下最急迫的是需要一个拥有法律效应并切实可行的方案,否则等到电池退役的爆发期时,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灾难”,你们觉得呢?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