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的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拿到以后,照理需要拿过来仔细梳理一下。其实走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不同别时,有着远大的目标,但是脚下的道路并不容易。
11 月纯电动汽车概况
11 月,从大的分类来看,纯电动乘用车 7.86 万台、插电混动 1.03 万台、混动 2.77 万台;纯电客车 7.6 千台,纯电动专用车 1.06 万台,整体的态势就是往上走的,到年底了,今年的目标还是需要去努力完成的。这里面的故事比较多,我想分几篇来写,重点还是聚焦于纯电动汽车里面的几块:纯电动分品牌、里程和电池选用方面的一些值得写的东西。
分企业情况概览
如下上图所示,11 月份的产量格局和我们之前的想象是有一点差异的。广汽传祺凭借着 Aion S 的量冲到了品牌的第一位,奇瑞也在努力造 eQ。之前的北汽和比亚迪,排到了 3-4 位,而一汽品牌也首次进入了前 5,意不意外啊^_^,
11 月份对着这个纯电的排行:eQ、奔腾 B30 EV、GE11 这几款甚至是宝来的纯电都排进去了
如果我们从三个月的周期来看,今年有目标的企业和策略。根据目前每家新能源的上牌速度来看,整体的消化能力大部分在伯仲之间,上半年走多一些,下半年要走少一些。不同的产品组合,加上渠道端的差异化,形成了多个品牌在 4-5 万台左右,这个是目前 7-8 家的水平。前两家能做 10 万台以上,但是再多就很难吸收了,这两家之前在 B 端走的量是多了一些,对 C 端的能力水平也是处在统一水平线上。
近 3 个月
全年 10 个月的情况
合资企业的纯电动汽车处在一个筹备期,如下所示 11 月还是有一些量出来。
续航里程的比例
目前各个国内企业,主力车型都是定位在 400 公里以上,一方面教育了消费者,另外一方面 Model 3 国产版本的续航里程也是在这个区间里面。部分往高端走的,500 公里+和 600 公里+,也是一轮新的尝试,更高的续航里程在市场端的反馈,我们过几个月才能看得出来。
250 公里,是纯电动汽车续航的一根基本线,以后往下的里程是留给 PHEV(100-150km)和增城式(200km+)的,纯电动即使是 A00 通过这一轮筛选出来是围绕 250 公里来取代代步的燃油微型车和小型车。
电池的供应梳理
纯电动电池的供应台数,如下所示:总体的格局是越来越清楚了。不过几家在努力跟跑的企业也需要仔细关注下:
1)力神:力神这个月在本田和东风上斩获了不少的装车量,在 SGMW 和威马上也装了一点。
2)孚能:北汽+一汽+长城,总体的客户需求并不稳定
3)中航锂电:客户主要是广汽和长安两家,广汽大约分了 33%的量过来
小结:目前大部分车企的眼光还是着眼于接下来面向 2025 年怎么做,2020 年以后怎么做。纯电动汽车产品的降本也好、智能化赋能也好需要一点时间来过渡。
作者:朱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