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池/搞出行/推换电/再下沉… 后补贴时代车企出招

电动汽车观察家
关注

2020百人会论坛部分企业讲演嘉宾

今年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氛围和往年有些不同。 在过去的几届论坛上,车企代表多会展示雄心勃勃的产销规划。今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后一年,按照计划,明年补贴将彻底退出。虽然工信部部长苗圩承诺补贴“7月1号不会大幅退坡”,但参会车企最多谈论的,仍是如何应对后补贴时代的挑战,但描绘蓝图者很少。 天气再冷,也得过冬。 已身处严寒中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或是做好技术储备,或是调整市场定位,誓言要熬过寒冬。《电动汽车观察家》梳理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各家车企对后补贴市场的应对措施,供读者参考。 1比亚迪放出杀手锏:“刀片电池” 比亚迪要以新电池技术守住阵地。 在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介绍,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将于今年3月正式量产。和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刀片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了50%,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特点,整车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 王传福还透露,“刀片电池”搭载的第一款车型是比亚迪“汉”,这款车将于今年6月上市,续航达到600公里。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 对于“刀片电池”,比亚迪官方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不过,《电动汽车观察家》侧面了解专利信息显示,“刀片电池”要求多个单体电池体积之和V1,与电池包的体积V2满足:V1/V2≥55%,可装载的电池单体长度涵盖600-2500mm。 除了“刀片电池”,比亚迪还将继续向上游材料拓展业务。 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青峰介绍,为解决电池成本问题,2010年,比亚迪就开始投资上游原材料企业,包括入股西藏矿业、蓝科锂业,同时在海外市场,布局完整产业链。 另外,汪青峰介绍,从2019年开始,比亚迪对外开放核心零部件,电池供应给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包括合资的主流品牌,未来,市场上将出现很多搭载比亚迪电池的主流品牌车型。 汪青峰认为,“刀片电池”的推出将对续驶里程和可循环寿命提供保障,并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残值。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青峰 此外,汪青峰还表示,比亚迪还在对核心技术进行不断进化,插电混的技术上从第一代迭代到第三代,很好地解决了低油耗性能的问题。 在平台方面,比亚迪推出的e平台具备较强的集成功能——驱动三合一、高压三合一、PCB电板、智慧的屏幕以及高性能电池,都可以通过e平台进行高度整合,将整个体积、质量空间等等进行大幅度下降,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应对后补贴时代的成本挑战。 2北汽集团:以CTP技术、换电模式等降低购买成本 百人会论坛上,北京汽车集团总经理张夕勇介绍了北汽新能源的战略布局。

北京汽车集团总经理张夕勇 动力电池技术方面,北汽和宁德时代合作开发了全球首款CTP无模组电池技术;智能网联领域,北汽联合华为技术构建了1873戴维森实验室,将ICT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相结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智能水平。 销售策略方面,以场景开发推动星火燎原。北汽先占领有条件的场景,农村包围城市,逐步扩大新能源的成果,先是通过A00级电动汽车打造“国民车”,再承接北京市的公车改革、北京出行,并开拓新能源网约车市场和出租车市场,通过积极的合作和自建基地的方式引入多种出行解决方案。 三是引入换电模式,新打破市场瓶颈。北汽通过换电模式,破解里程焦虑;以车电分离模式,投入消费市场,预计可能将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降低40%。 3上汽集团:把车卖到非限行限购城市   和私人用户中去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晓秋认为,后补贴时代将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如何对用户价值再挖掘和重新定义。二是如何应对双积分政策带来的供给竞争升级。三是如何把握非限购限行城市及私人用户的增量机遇。四是如何消化跨界技术风险及经营成本压力。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晓秋 为应对这些挑战,上汽集团提出“蓄势、融创、竞合”三点倡议: 第一,“蓄势”,希望政府能够积蓄各方力量,保持住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一是加大扶持,在继续保持新能源牌照、路权以及购置税减免优惠的同时,可参考国外经验,对购买新能源车用户给予一定的个税抵扣额度;并在减免停车费和路桥通行费、开辟新能源车专用道、加大充电桩和加氢站建设等使用环节给予进一步支持。 第二,“融创”,希望企业要加快融合创新步伐,提升用户价值体验:聚焦用户当前最为关切的新能源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安全焦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水平;加大跨界技术融合,努力打造具有“颠覆性”的出行新物种。不仅要从造型设计语言上,将新能源产品同传统燃油车显著区别开来;而且要从科技功能上,通过融合运用智能网联等前瞻技术,有效解决用户场景化的出行痛点,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加强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的融合创新,充分利用金融工具链和数据业务链,打通新能源购车、保险、租赁、保养、维修、二手车、残值回收等全业务链,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方案,增强用户的服务价值体验。 第三,“竞合”,产业要加强竞争者间的开放合作,通过合作竞争实现合作共赢。企业共享资源、合作共赢。 4广汽集团:纯电/插混/氢燃料都要搞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表示,在电气化方面,广汽的技术路线是:立足纯电动车,兼顾插电混动与混合动力,适当储备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 具体而言,纯电动汽车是广汽新能源的主流发展方向, 未来将进一步快速迭代纯电动专属平台。2025年,广汽计划实现全系车型电气化,插混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燃料电池车方面,根据规划,2020年内广汽将完成燃料电池示范运行车开发,2021年开始进行小批量试验性示范运营,争取2023年起,在大湾区重点领域开展500辆以上规模的示范运营和验证。 5长安汽车:电池平台/电驱平台自己做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林介绍,长安将持续打造数字化虚拟设计平台、电池平台,电驱平台,重点提升电池管家 、电驱一体化集成、数字化虚拟设计技术,打造智慧互联互通生态圈。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林

产品方面,张宝林表示,到2025年,长安旗下的纯电动、插混和燃料电池汽车,将累计达到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车。 另外,张宝林称,长安将提供传统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汽车产品+金融产品+服务产品+出行产品+备件产品)转型。推出全生命周期的电池管家服务,实施电芯终身质保。整合资源,布局分时租赁、网约车等多种出行方式,与一汽、东风等合资组建T3出行就是实践之一。 6江淮集团:提高圆柱电池安全和寿命 技术创新,也是江淮应对后补贴时代的关键之一。 江淮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进介绍,目前,江淮在高比能小容量的18650和21700三元电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单个电芯爆炸整车不失火,解决了热失控安全问题,成熟可靠。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进

另外,江淮坚持连续攻关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开发出圆柱形磷酸铁锂电池与液冷技术,实现百万公里长寿命,解决出租运营使用问题。 7蔚来汽车:探索电池可换、可充、可升级服务 蔚来最新的大动作,是推出Battery as a service的服务理念。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

2018年,蔚来就曾推电池租用方案,后来又推出电池升级方案。比如今年从70度电到100度电,每个月付1280元,一天付66元,按需升级。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认为,基于换电的车电分离方案,可充、可换、可升级,便于梯次利用,把电池作为资产让用户租用。 8小鹏:探索直营店和先售后产模式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介绍了小鹏销售模式的创新。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

第一,小鹏汽车采用小型直营店的销售模式,将品牌和销售做好后分享给合作伙伴。到目前为止,小鹏已经建设151家线下门店,覆盖了全国51个城市。 第二,2019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开始探索先销售再生产,然后再交付。何小鹏坦言,这种方式虽然让用户的服务满意度、交付成功率略微下降,但他们发现这样做企业更加稳健。 9新特:以网约车合法运营权,  吸引三四线城市私人消费 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CEO先越认为,新能源汽车要突破对B端依赖,真正回到C端,增长才是可持续,才有规模的。新特试图从模式创新入手,提出了“四个激活”:产品激活、场景激活、政策激活和品牌激活。

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CEO先越 首先是产品激活。先越认为,除了突破续航,还要在产品的创新化、智能化和体验化去发力。后补贴时代,新特将以创新智能和体验化来激活C端,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不是传统的功能进行堆积。 第二,先越表示,电动汽车要有长中短续航的不同应用场景适配:长续航是城际交通,600、700公里适合,高端性产品;中续航,B端做城市内出行;短续航,城市内代步,形成区别化的产品竞争策略。 第三,先越倡议,给予电动汽车使用上优先路权、优先停车权、优先金融的政策,优惠电价的政策,真正出台一些让老百姓有实惠的政策,推进行业发展。 第四是品牌激活。先越表示,要在产品差异化上形成高中低端、有特色的车型品牌,三个层次都能形成真正互联网化的、区隔化,才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在内心上认同品牌。 先越也分享了新特对以上几方面的尝试。 比如,场景方面,新特主要定位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家庭已进入第二辆车时代,消费者对第二辆车考虑的使用成本更多,因此电动汽车的优势得以显现。但第二辆车使用的场景比较有限,所以场景应用一定要契合消费者需求。 另外,新特以网约车作为切入点,在主要经销网点城市获取网约车牌照,使购买新特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取得合法运营权,帮助车主开拓获取收入的新渠道,从而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10天际汽车:推多元化充电模式 天际汽车董事长、CEO张海亮认为,在后补贴时代,跟上用户的用车需求还不够,必须走在用户前面。 如何走在用户前面?

天际汽车董事长、CEO张海亮

张海亮认为,除了塑造产品本身,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打造用户体验中心、健全客户服务流程、全方位提升客户满意度……都是在以用户为核心促进市场成长升级。 在产品方面,天际研发高度智能化汽车自主研发iMA智能数字化架构,让出行场景变得轻松有趣。 充电服务方面,天际汽车推出了便携充电、私桩配套、私桩共享、移动补电、公共充电、上门取车充电、快充电站、网店专属充电、天际中心免费充电、车主互充等方案。 另外,天际还将在全国建设100座快充电站,投入1000台移动服务车,10000根专属充电桩,联合10大运营公司打通平台,可利用超过10万根公共充电桩。 虽然补贴政策即将结束,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自主品牌车企早已开始布局后补贴市场,系统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在十余年的政策鼓励下,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已经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或许未来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但长期向好的趋势应该不会改变。(完)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