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长期痛点之二,是无法形成独立的可持续商业化路径,也就是补贴依赖症。九连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九连跌,奇怪的是,补贴虽然大幅退坡,既有的产品,并没有涨价啊,为什么成交大幅萎缩? 看来,之前的需求和补贴是挂钩的。原来的很多买家,以某种方式分享到了补贴,而补贴减少之后,无利可图,所以总需求才会大幅缩减。 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补贴大幅退坡后的市场来看,真实、可持续的需求,还是在私人消费端。而私人消费端,在高端和低端切入更为可靠。如果延续补贴政策,继续扶优扶强,虽然高端消费会享受这一政策,但是必要性很小,因为高端消费者不在乎这一两万补贴。而低端消费者则很可能享受不到这一政策,因为它们想要的车型,恐怕不符合补贴技术要求。 延续补贴政策,当然无力解决可持续商业化的长期问题,是坏政策。
电动汽车长期痛点之三,是充电不方便。有人会说,新基建鼓励充电基础设置建设,总是好政策吧?也不好说。现在国网、南网准备大举进军,建设大量的充电设备。但是,早在民营企业进入充电建设运营行业之前,电网公司就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充电建设运营商。只是,它们建的充电桩,大多数成了晒太阳工程,根本没用上。
美国1933年大萧条,罗斯福祭出新基建大招,史称罗斯福新政。此后美国逐渐走出大萧条。但是,经济学界对于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各有褒贬,甚至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延缓了美国经济复苏。从中国实践来看,罗斯福新政这种政府大量投资、创造需求的做法,已经施行过好几轮,其效力边际递减,甚至负作用越来越大。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新基建也未必是走出危机的好选择。
光说坏政策,什么政策好? 仅举以下几个: 1严肃惩治地方保护主义,清理地方保护政策,明令地方出台的刺激政策不得带有属地色彩,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原则。 2在使用环节无差别地鼓励所有电动汽车。 3强化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抬升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价格。 4破除私人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障碍,确保电动车主享受低电价。
危机袭来,是饮鸩止渴,还是刮骨疗伤?前者可能让一场危机,变成一次长期的衰退;而后者才有可能让我们在危机中奋起,换得长期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