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强买,特斯拉死磕!

愉观车市
关注

遇到志不同道不合的,我们往往会说:“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然而,最近发生在在汽车行业的特斯拉死磕拼多多的争夺,特斯拉就属于惹不起还真躲不起的。因为不愿意给通过“拼多多特斯拉秒杀万人团”活动的五位车主交付,特斯拉正处于舆论风暴中。

首先我们回放一下事件:

原本27.115万元的2019款特斯拉Model 3,在拼多多的”宜买车”购买,仅需要25.18万元。这是7月22日,拼多多特斯拉秒杀万人团活动的内容,之所以优惠两万元,是拼多多自掏腰包帮消费者补2万元。

特斯拉在第一时间就做出回应:声明与拼多多或”宜买车”并没有过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活动,亦无就这次活动向拼多多或”宜买车”销售过本司销售的车辆产品。

之后,在交车环节,特斯拉的交付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怀疑其Model 3订单为拼多多或其他商家以消费者的名义下单,违反了特斯拉购车条款中的禁止转卖条款,取消订单并拒绝交付,之后导致了众多周知的口舌之争以及消费者维权之争。

实际上,拼多多被汽车行业公然抵制不止一次。今年五五节,某豪华品牌高管,曾在朋友圈声明:拼多多所销售的该品牌五五折的产品,并非来自于该厂家的正规渠道。该高管甚至提醒消费者小心,不要买到翻新车。

据愉观车市所知,抵制拼多多的整车厂家不止特斯拉一家,一些厂家也是碍于不愿意将事情闹大,敢怒不敢言或者不想与其计较。

拼多多为何在卖车上面临四面楚歌?

作为电商,拼多多本身不该处于这样的境遇,电商也应该是厂家的一个渠道,虽然汽车电商未成主流,但是大部分厂家还是会将电商作为一个销售途径或平台,哪怕没有实现销量,做个营销也是有价值的,但是,拼多多除外,大部分的主流汽车厂家特别是豪华品牌,都“敬而远之”,力图与之撇清关系。

拼多多在数落着说特斯拉不肯交付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身的问题?

为什么整车厂家不愿意与拼多多搅合在一起?

愉观车市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对于一些整车厂来说,本身采用的就是直销模式,比如特斯拉就是这样。拼多多是个平台也就相当于一个代理商,本身在拼多多的平台卖特斯拉,就是打破特斯拉的原则,属于公然挑衅。就比如说,可可西里是国家明文规定不能进入的“禁区”,你偏偏不顾禁令还要往里闯。

第二,拼多多的模式核心是价格便宜。“拼着买,才便宜”是拼多多在其网站打出的口号。的确,对于某些行业来说,如果平台仅要流量,不要利润,通过平台拼着买,确实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但汽车行业并非如此。

拼多多强买,特斯拉死磕!

即便拼多多自己可以只要流量不要利润,但汽车行业的中间环节无法避免,属于大宗商品的汽车购买过程中,许多服务需要人员参与,保险贷款上牌等,就连Tesla直销也是有店面和服务人员的,中间环节成本不可降。也就是说,在成本固定的前提下,通过拼多多,并不能降低成本。

事实也证明,所谓的特斯拉便宜2万左右的差价,这笔费用不是减少了,而是拼多多自己补贴,拼多多一共只补贴5辆车,但消费者会认为特斯拉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实际上打乱了厂家的价格体系。

第三,拼多多起步阶段,卖假货和劣质产品带来的品牌负面形象,短期内难以消除,汽车厂家考虑到自身产品品牌的美誉度,显然不愿意扯上关系,以避免不必要的品牌损伤。

第四,支持拼多多的价格战,很可能整车厂家会自己玩死自己。

经过几十年的市场竞争,汽车市场已经是成熟市场,利润水平回归合理,经销端的利润已经大幅压缩,众所周知,现在卖车环节根本产生不了利润(少数几个豪华品牌除外),如果再加入一个以价格战为擅长的搅局者,只会让车市价格越来越乱。

而拼多多本身也没有商业创新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拼多多打着”特斯拉秒杀万人团活动“的名义,但实际拿出的补贴只有5辆车,共计10万元左右,补贴无非是个吸客引流的噱头,而对整车厂来说,为了这几辆车,冒着损失几到几十亿的风险,无异于杀鸡取卵。潜在的风险是,厂家很可能因为这少量车源,导致亏损几到几十亿,整个价格平衡被打乱,行业这么多从业人员要受影响。所以,拼多多的这个模式,是特斯拉包括现在主流的汽车厂家都不想玩,也玩不起的。

特斯拉: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一个商业模式要成功,关键是要为社会带来价值,拼多多有吗?当然也有,比如拼多多通过企业和平台让利,让一些平时没资金做广告,进不了正规渠道的商品通过这个渠道有了市场;让一些农产品和扶贫产品有了渠道。但说白了,这个平台的理念本来就是以低价格为导向,整体消费处于中低端。

愉观车市认为,拼多多非要贴特斯拉,还是以噱头为主,造概念,蹭流量,吸粉,获客,而并不是真正要卖车。

因为第一,拼多多虽然号称3亿流量,但真正买得起特斯拉的并不多;第二,拼多多如果真要卖车,经销商所需求的资金压力是非常大的,传统的经销商都是要敲库存的,而拼多多的“拼多多特斯拉秒杀万人团活动”,虽然听起来口气很大,但实际上只拿出10万元左右的补贴款。

虽然在特斯拉拒绝交付后,有人为不明就里的消费者”站台“,认为拼多多和特斯拉的较劲,最后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于是,有不少开始为消费者喊冤甚至请律师来解疑的。

愉观车市虽然也不喜欢特斯拉的飞横跋扈,但就此事而言,我还是比较同情特斯拉。因为在整件事情过程中,实际上都是拼多多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最终得利笑的也是拼多多。

当然,在我看来,虽然拼多多赚了流量,但流量赚得并不光彩。拼多多让消费者自己去特斯拉网站下订单,实际上,也属于钻空子的行为。实际上,很多国际公司都是讲原则的,钻空子虽然从某种意义上看并不犯法,但不应该被鼓励。

就比如,上述所说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明文规定禁止进入,但科考等相关人员是可以进入的。如果有人类似于拼多多,找相关人员进入可可西里,拍来照片,并以此照片制造在现场,目的是吸引粉丝,这样的行为该被鼓励吗?至少我是不会认同的。

至于消费者,我也不认为是特斯拉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如果消费者不能提到车,消费者的利益损失,是由拼多多造成的。特斯拉从一开始就说明自己并没有与拼多多合作,从一开始就表明的态度。消费者之所以仍在特斯拉网站交定金,本来就是听信了拼多多。

有人说,拼多多请客吃饭,难道饭店还有拒绝的吗?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饭店一开始就声明,我的饭菜只卖给女生,不卖给男生,而拼多多作为男生本身没资格买,找个女生去买单,被饭店发现了,不肯卖,饭店本身也没什么问题啊。

何况,拼多多还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如果如同上文举例,拼多多是个男生,他本身请这个女生吃饭的目的还不纯。拼多多花了10万元补贴5位客户便宜买特斯拉,而活动本身,带来数以万计的流量。实际上,最终为10万元买单的,不是拼多多,而是这些被套进去的流量。也就是说,这5位车主,虽然占了每人2万左右的便宜,但这便宜,是用数以万计的没有得到任何利益,但是入了拼多多的套,成为他的流量的消费者无偿奉献的。

特斯拉不愿交付,也可以说是店大欺客,但坚持商业原则本来也没什么错,毕竟特斯拉是强势品牌。而拼多多,与其强买都买不到,不如静下心,好好研究一下怎么做一个更加有效的汽车电商。就比如,如果你想进入可可西里,先把自己练就成可可西里相关的科考人员。

中国汽车电商,至今没有成功的,整车厂希望能利用电商平台的流量来增加销量,但同时,又要考虑保障现有渠道的利益,以及从整车厂而言,电商最终是要靠垄断盈利的,而车厂最忌讳的是渠道被垄断,处于被动局面。

所以,虽然进入汽车电商的资本不在少数,但大部分要么做库存车,要么做平台定制车,因为谁都无法综合好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共赢,大部分的汽车电商,更多充当了媒体的功能,赚的无非是广告费。

拼多多如果是把厂家卖不掉的车,通过流量卖出去,让苟延残喘的车企少死几家,或许也算是能给汽车工业做点贡献。

当然,平心而论,不可否认,随着消费年轻化,汽车电商未来也将会是趋势,消费者通过电商途径购买会越来会多,但要相信,渠道只是渠道,改变不了商品本质,不会因为渠道营销做好了,鸡变凤凰了,无论整车厂家还是渠道商首先要做的,是踏踏实实,打造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像特斯拉一样,把自己打造成行业的标杆,才能拥有话语权。最多只是在遇到拼多多这样的强买者时,偶尔烦恼一下而已。

拼多多强买,特斯拉死磕!

"愉观车市"由入行十多年的汽车记者俞凌琳创办,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并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公众号:,征得同意方可转载,并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作为新闻第一线的记者,本公众号坚信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所以不造谣,不传谣,全部新闻来自一线采访,为您打造真实、专业的轻松汽车财经。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