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微蓝力保“芯”脏安全

亿欧网
关注

对使用过程持续监测预警

根据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除了静置与不明外,使用过程造成的事故占了一半以上。

图片标题

制图人/亿欧汽车分析师 贾国琛

因此,如何在使用过程中更好的保障、监测、预警,也是动力电池安全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别克微蓝的动力电池大量应用了轻量化复合材料,使得电池包造型更紧凑也更轻薄。此外,别克微蓝也在电池包结构上下了功夫:IP67级密封设计,可保证水下1米浸泡30分钟的防水性能,在车辆涉水时亦保证电池组的安全运转;微蓝7电池包底部采用带加强筋的钢制托盘设计,保障电池组的碰撞安全性;以及充电口双路温度检测、故障提醒、碰撞自动断电等技术。

图片标题

微蓝7电池组保护框架/图片来源 上汽通用官方

通用汽车在美国和中国都有独立的电池实验室,并设立了自己的电池试制生产线,用于电池原型开发和各类型的试验认证。

在每一款电池投放市场前,通用汽车会在电池实验室里进行3-5年的电芯验证与测试。

为了确保电池组在更长生命周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微蓝的电池通过挤压、碰撞、浸泡、火烧、过充、过放、短路、盐雾等10余类极限试验,且试验标准是国际标准的数倍以上。

“通用的车子在安全的各个方面都比别人要严格,我们工人自己最知道了”。一位上汽通用电池工厂的老工人对亿欧汽车说到。

结语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汽车产品质量关乎用户的生命安全,无论如何强调亦不为过。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保持快速增长的步伐,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加速上升。虽然事故量固然与保有量成正比,但一次又一次“某某电动汽车自燃”的新闻,无不屡屡令人触目惊心。

亿欧汽车认为,值此全球电动化转型关键阶段,一方面,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切不可为了抢占市场而放弃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安全强制性标准的完善与实施,加大监管力度,将安全隐患消灭于未然。

未来,安全将始终是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主战场,也是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作者: 贾国琛 来源:亿欧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