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造车最大的问题无疑是现金流题。造车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按照业内的说法就是没有200亿就别造车了,现在看来200亿都不够,因为在没实现自我造血之前永远都得依靠资本市场养育才能生存。
而最近融资消息不断的蔚来、小鹏、理想汽车,与融资遇阻一年之久的威马汽车,在以逐利为唯一目的资本市场,或许已是一边盛筵,一边落寞。
公开IPO上市的新势力的美股三剑客——蔚来、小鹏、理想当下势头尚可,因为它们独特的价值和潜力已经初步被认可,抢先时机上市,也多了一份生存的希望。
反观在头部新势力的对决中,未上市的威马却似乎逐渐被资本市场抛弃。据了解,自2019年3月份完成30亿的C轮融资后,威马再未有新的资金进入,本计划在2019年年底完成的D轮融资,也因为疫情原因被搁浅。
虽然最近有威马年内登陆科创板的消息传出,但难度较大,并不被看好。毕竟选择在科创板上市的门槛要比美股高很多,一年多没有资金注入,市值甚至不及美股上市的三剑客,这都为威马科创板上市增加了一份不确定性。
融资渠道的不明朗只是一方面,在销量上,威马同样面临被头部企业甩开身位的危机。要知道,威马汽车是最先开始自建工厂并达成量产的新势力,但在交付量上并不领先。2019年,威马与第一名蔚来相差3,689辆,今年上半年,差距拉大到6,483辆,跌至第三名,被去年年底完成交付的理想超越。在今年7月份,威马仅售出2036辆新车,仅比6月份多出8辆,表现平平。
还记得几年前形势还不明朗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它靠谱、低调务实、稳扎稳打,结果发展至今,品牌方面却是越来越悄无声息,销量榜单的排头也快看不见身影了。
究其原因,从首款产品EX5来说,就是一款极其平庸,毫无卖点的车。最早在车展远远的看到EX5时候,第一印象还算OK,前脸也很有辨识度。但走到车旁边时候,仔细看外观,就发现这台车至少不是一台精致的车,首先是出于前方正中间的充电口盖,这个盖子给人感觉就是早些年的低续航的微型纯电车。再看大灯,相较于小鹏G3、蔚来ES6,大灯的差距就瞬间拉开了。
进到车内后,其整体的氛围和小鹏G3、蔚来ES6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小鹏和蔚来感觉是和传统燃油车完全不一样的内饰风格,比较极客和智能。威马EX5就感觉像是传统燃油车,虽然也有大屏幕,但是在内饰的设计,各处的细节都让人很习惯,但是又毫无激情,很难从视觉层面上认可这是一台标榜智能的新时代纯电动汽车。
没有创新的新势力在传统车企面前根本不具备差异化的竞争力,传统车企分分钟就能篡一辆EX5出来,市场渠道都是现成,那还要你威马依葫芦画瓢干嘛?之后长达两年,威马始终在用EX5的底盘、三电,做简单修改推出了多款EX5和EX6,价位有所提升,但相比竞争对手的快速更迭,这些产品竞争力非常有限,目前仍然还走量的依然是低价取胜的老款EX5。反观蔚来已经迭代出ES6、小鹏迭代出P7,收获了不少媒体和用户的口碑。威马则一如既往并无有效的产出,产品节奏大大落后,各方的关注度也落到低点。
其次是核心竞争力相对模糊,痛点集中在品牌声量与营销层面。如果说此刻要为头部几家新势力造车赋予一个具体的企业形象,蔚来已然通过用户至上,慢慢树立起高端与豪华;小鹏则是通过不断努力,慢慢在软件与自动驾驶层面建立起自身壁垒;理想则是通过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严苛费用管控,用较低成本造出一辆更懂国内用户的新能源车。
威马呢?从智能、设计、性能、服务、性价比等等方面来看,你很难说它和传统车企新能源有什么区别。那么不禁反问,威马给予我们的第一印象究竟是什么?考虑许久并没有找到对应答案。因为无论服务、技术还是性价比,威马都有在做,但是均未做到极致,进而造成了其优势模糊的现状。
另外,在营销层面,无论是去年年末沈晖与美团王兴的那次对赌,还是今年“威马畅想日”上对于特斯拉的Diss,不知为何总是过于偏激,从最终效果来看,也未给整个品牌带来更多声量,反而落得一个哗众取宠的称号。
所以当下国内头部新势力近况更像是,蔚来通过不断积累,已然在知名度上慢慢趋近特斯拉。理想、小鹏略显逊色,但是二者通过互联网思维的加持,以及位于资本市场的动作不断,也在逐渐“出圈”。
反而作为“先发者”的威马,它并没有呈现出美股三家那种传统自主品牌无法替代的价值。因为缺少行之有效且新颖的营销手段,致使自身在产品上不够出众,声量上也愈发默默无闻,投资者对其也会愈加失去信心。
至于威马还能否有突围的可能?讲道理,关键真就在于缺少一款既惊艳,让人惊掉下巴,格局又大,参数更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而明年威马计划推出的轿车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点。这款车照之前的概念车信息来说,要具备800km续航、5G和L4级自动驾驶能力,技术规格很高。在小鹏P7、比亚迪汉等重要的轿车产品发布后,21年的市场上存在一段新产品的空档。如果这款车能取得成功,那么威马或许还能打个翻身仗,否则前景可能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