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密谋变相降价对抗特斯拉

车智
关注

北京时间1月6日,新能源汽车有两个串联的重磅信息: 1、国信证券研报显示,国产Model Y生产成本为23.793万,对应33.99万的售价,毛利率高达30%,后期有望降价到26万。 2、蔚来包下宁德时代一条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磷酸铁锂电池车型正在测试中; 新闻要串联着看,才有意思。 

首先,来点背景,1月1日特斯拉公布Model Y国产上市33.99万元,已经击穿了消费者的心理价格,虽然知道还是会降价,但本着早买早享受的消费者,尤其是面临牌照政策的上海,特斯拉门店被挤爆了,也传出了10小时10万订单的消息。 就在6号这天,特斯拉官方网站将Model Y的预计交付时间调整到第二季度,按照Model Y的产能安排,在1-5号也就是收到了Q1产能的订单,预计在5万辆左右。

有人急着剁手、有人愿意等待。 即便是如此,特斯拉Model Y的国产极其惊喜的定价,给所有竞争对手无比的压力,包括了造车新势力的蔚来、传统豪华品牌的宝马iX3、奥迪e-tron、奔驰EQC等,甚至包括传统豪华品牌的主力SUV车型,都在Model Y的打击范围之内。 蔚来李斌口头上说,定位BBA不降价,还发布了二手车服务来托市。李斌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马上就被爆料是包下了宁德时代一条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并且在测试磷酸铁锂电池车型正在测试。蔚来的回应是不予以置评,宁德时代的回应是不能替客户回到,这可以被认为是坐实了,可能就在9号的NIO DAY发布了磷酸铁锂版电池车型的价格。

01.只有降价才能应对降价

特斯拉的策略已经非常明显,依靠着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规模效应,不断降低汽车硬件的销售价格,提高包括FSD、软件服务的价格,从而将汽车工业百年的商业模式从卖车赚钱到卖服务赚钱。 商业模式的转变:卖服务赚钱,需要的是海量的客户,这也是特斯拉挥舞价格镰刀的原因。应对这样的竞争对手,结合汽车工业商业模式的变革,车智君认为,只有降价才能应对降价,这是所有车企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电子化水平提高要求降价:不降价,可能对标的是BBA而是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等,指的是在销量上的对标。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由于电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车辆的贬值速度在加快,趋同于消费电子产品。因此,必须提高销量,来应对这种变化。

只有销量提高了,规模效应上来了,才有能力去赚钱投入新的研发推出新的产品,否则,有可能就会沦为和超豪华品牌一样,市场规模偏小、产品迭代速度慢,当然了,这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就好像游戏领域的段子说,有个游戏团队开发的游戏,只服务几个中东的油豪,因为这几个人的充值就然搞这个游戏团队活得很滋润。 但,对于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造车新势力来说,在2020年好不容易将毛利由负转正,要想跟上特斯拉的降价步伐,确实是难度非常大。毛利最高的是理想的19.8%,蔚来2020年Q2毛利率为8.4%,小鹏毛利率转正来到4.6%,和特斯拉接近30%的毛利率相比,差别还是很大的。 因此,蔚来希望学习特斯拉通过上磷酸铁锂电池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售价,也是可以的。特斯拉国产Model 3就是通过上了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从而进一步降低的售价,目前24.99万元的起售价被分析师认为未来可能降低到20万左右。 面对价格屠夫特斯拉,造车新势力要应对确实是非常的困难。

01.磷酸铁锂版的ES6 PK Model Y?

可以大胆推测一下,蔚来会推出磷酸铁锂版的ES6和EC6,以对抗目前33.99万元的过程Model Y,这个胜算如何呢?下面以同为掀背车的EC6和Model Y对比。 售价36.8万元的EC6,对应的是430km的续航,续航605km的续航,售价是42.6万元。Model Y只有两款,594公里续航的售价33.99万元,480公里续航的性能版售价36.99万元。 目前,EC6和Model Y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单纯看消费者最在意的续航能力,显然,Model Y的续航更长,价格更低。但是,Model Y的毛利率高达30%,即便在不更换电池供应商的情况下,也是有可能降低售价的。

对于蔚来EC6来说,要跟上降价的步伐,就很难了。参考特斯拉,从三元里电池换为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电池成本下降25%,假设蔚来能做到这样的水平,售价下调。但是,别忘了,特斯拉Model Y也可以更换磷酸铁锂电池,从双电机变为单电机,从而进一步降低售价,30万以内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样的情况下,EC6的胜算如何?更重要的是,蔚来力推换电体系和Baas服务。

问题会出现在,前面的车主,是否接受从三元锂电池,换了一块磷酸铁锂电池了呢?当然了,理论上,购买Baas服务的车主,没有电池是所有权,是不能说什么的,但是,续航里程下降的体验是不好的,这和蔚来核心竞争力的服务是相违背的。 在2021年1月1日,特斯拉推出的国产Model Y,将会深刻影响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市场,将会加剧对BBALV的压力,并且从BBALV手里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至于造车新势力,必须积极跟上特斯拉的节奏,否则,会被碾压。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