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真的全部都卖出去了,未有产能空置吗?
3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汽车产销数据。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2.4万辆和11万辆,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增长7.2倍和5.8倍。且截至2月,新能源汽车已连续8个月刷新单月产销历史记录。
一方面说明消费需求正稳步恢复,而汽车产业延续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不断增长的产销数据,说明一直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处于加剧状态。
2020年11月,国家发改委要求各省展开新能源汽车产能摸底调查,4个月过去了,各省仍未披露相关结果。
在此背景下,江苏省率先公开首个自查报告,拉响汽车产能过剩的“警报”,并出台相关监管措施。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显示,2月27日,《关于切实加强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通知》发布。
《通知》显示,2016-2020年,江苏省汽车整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56.7%、52.4%、39.76%、33.03%,呈现出逐年下降且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差距逐年加大态势,目前已严重偏离产能利用合理区间。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目前我省建成产能150 GWh,已超过2020年全国装机量需求,但仍有一批在建、拟建动力电池项目,产能阶段性过剩风险将进一步凸显。
具体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汽车产能布局在除连云港、宿迁外的 11个设区市,建成产能397.15万辆,在建产能66万辆。2020年,江苏省汽车产量131.18万辆,同比下降13.53%;汽车产能利用率33.03%,同比下降6.4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 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产能利用率30.89%,同比下降9.75个百分点;商用车产能利用率50.34%,同比提高18.0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10.08万辆,同比增长15.86%,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产量的7.68%,同比提高1.98个百分点。
从产品看,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下降幅度较大,商用车产能利用率提升较快。从企业看,33 家已建成整车产能的企业中,仅有5家企业产能利用率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仅3家企业产能利用率属国际通行产能利用健康标准中的合理水平,占比不到10%。从集中度看,已建成产能在20万辆/年以下(不含)的企业数量27家,数量占全省的79.4%,合计产能占全省的43.0%,产能利用率仅13.6%。从地区看,9个设区市产能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南京、扬州市产能利用率高于55%。
从上述数据得出,江苏省去年汽车产能利用率仅约三成,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成为产能过剩的最大风险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知》中多个新能源车企项目被点名。包括备案超两年仍未开工建设的重庆长安南京分公司年产24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建成后停产的南京拜腾工厂等,以及连续两年产能利用率低于10%、5%、2%的多家车企,分别包括北汽新能源常州、北汽(常州)等6家车企,东风汽车常州分公司等3家车企,和苏州前途、淮安敏安、南通枫盛等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
同时,《通知》指出,目前江苏省部分地区产能利用水平已严重偏离合理区间,淮安、镇江、南通、泰州(2020年8月建成整车产能)4个设区市汽车产能利用率低于10%,常州、苏州市产能利用率低于20%且闲置产能超过20万辆。
针对此情况,江苏省发改委提出了四条整改措施,加强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
首先,适时建立建设进度缓慢项目或产能利用率低企业的退出机制,对重大汽车零部件项目加强指导,防止和纠正地方违规备案;其次,提高汽车产业投资项目准入条件,要求在江苏省新建汽车整车项目投资主体原则上应为全国相应领域头部整车企业或国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同时需在江苏省设立整车研发中心、建立专业研发团队、形成较强正向研发能力,生产的整车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第三,要求汽车投资项目必须是“企业自主决策、使用自有资金”。严禁违规为汽车投资项目提供税收、资金、土地等优惠条件,严防财政资金损失风险。且要求各地坚决杜绝和纠正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批小建大、批零部件建整车等违规行为。
另一项整改措施是建立特别关注企业名单,重点关注产能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且闲置乘用车产能10万辆以上或商用车产能2万辆以上的企业,引导其从供给端和消费端共同发力,提高产能利用水平,或积极参与兼并重组。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提供包括自2015年以来核准和备案的新建纯电动汽车的项目情况、建设进展以及年度生产情况,2019年至2020年现有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生产运营及在建新能源汽车项目备案情况等。
相信在江苏省的首份官方产能利用率数据报告出炉之后,不出意外,会有更多省份陆续公开汽车产能利用率自查报告,并制定新的监管和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