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0天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2021上海车展)4月2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闭幕。作为疫情以来今年全球第一个如期举办的国际A级车展,上海车展受到了来自行业各界的高度关注,充分彰显了中国成功抗击疫情后经济全面复苏与增长,提振了全球车市的信心。
受疫情影响,本届上海车展接待观众81万人次,比2019上海车展99.3万人次少了18.3万人次。与去年延期举办的北京车展相比,参观人数多了28万人次,也比去年年底的广州车展多了4.8万人次。2021上海车展成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内观众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型展会。2021上海车展的如期举办,不仅对全球汽车产业及全球汽车市场尽快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国内大型会展业“重回正轨”也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和标杆作用。
本届上海车展共有来自1000家知名汽车展商倾情参与,展出总面积36万平方米;展出整车131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28辆,凸显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汽车行业深度变革的时代呼唤,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提供向上突破的加速度。展会期间,共举行了138场新闻发布会,举办了近20场论坛、峰会、研讨会以及技术交流活动,聚焦碳中和、新能源、自动驾驶、软件定义汽车等众多热点话题,通过全球视角深度剖析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拥抱变化”是2021上海车展主旋律。纵观2021上海车展,充分展现出未来中国汽车发展的四大趋势。
一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全球领先。
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下,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本届上海车展,无论从观众关注度到媒体热度,新能源汽车都首次超过传统燃油汽车,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和领先地位。
车展前夕,4月15日吉利汽车在宁波发布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4月16日,威马品牌在上海举办“威马之夜”,发布国内首款无人驾驶量产车型威马W6。4月17日,北汽集团旗下,ARCFOX极狐品牌在上海举办“让科技从心释放,2021 ARCFOX极狐品牌之夜暨上市发布会”,新一代智能豪华纯电轿车阿尔法S重磅推出市场。4月18日是上海车展前夜,当天晚上举办“奔驰之夜”上,EQA、 EQB、 EQS等电动车型悉数亮相,展现了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力的决心。
本届上海车展,无论是自主品牌车企、还是合资车企、国外车企,都十分注重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的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焦点,跨国汽车公司持续扩大在华投入,积极拥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浪潮。
二是跨国车企大举进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以自主品牌为主导,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这一局面目前正在变化。
本届上海车展,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跨国车企带来了全新开发的纯电动车型,大举进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助力中国“碳达峰”、“碳中和”。
本届上海车展,奔驰带来了9款重磅车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是奔驰的大型豪华旗舰纯电轿车——EQS。
作为奥迪纯电动e-tron家族新成员,Audi concept Shanghai在奥迪展台赚足了眼球。虽说具有概念车的设计感,但已无限接近量产车,其将搭载83.4kWh的电池组,续航里程大于560km,极具竞争实力。
宝马在本届车展上重磅推出全新的旗舰纯电中大型SUV——宝马iX。新车通过开创性的设计理念、最为丰富的智能科技以及沉浸式的驾乘体验,让数字化、电动化与可持续并驾齐驱。
通用旗下凯迪拉克品牌带来基于通用汽车全新Ultium平台打造首款智能纯电概念车——凯迪拉克LYRIQ,雷克萨斯全新电气化概念车LF-Z,以及中国首款Honda品牌纯电动原型车Honda SUV e等都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 三是高科技企业深度介入汽车领域。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深入,科技企业正在深度介入汽车领域。本届上海车展,参与的科技企业数量达到历史之最。位于1.2馆和2.2馆的汽车科技和供应链展区,展出面积达6万平方米。华为等科技企业不仅展示了在芯片、雷达、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带来与车企共同研发的智能汽车新产品,为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三是汽车新技术的探索仍是行业热点。
尽管目前无人驾驶还存在技术不可靠、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但是自动驾驶技术仍被认为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本届上海车展上,众多企业展出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
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包括力神推出的多种电芯技术、模组技术和集成技术,广汽埃安的超级快充电池技术,上汽R的R-TECH高能智慧体技术,以及奥动新能源换电站等前沿科技都在本届上海车展亮相。
氢能源汽车被认为是清洁汽车终极解决方案。本届上海车展,红旗、丰田、现代、上汽大通、格罗夫等车企都带来了各自最新的氢能源技术与氢燃料电池车型,展示了最新研发成果。(完)(本文同步刊发至中国汽车趋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