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顺应布局“绿色镍钴”助力三元前驱体产能扩张

粤讯 中字

近日,四川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顺应”)旗下子公司北海顺应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601369.SH)签订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新技术绿色示范项目工程总承包意向合同,标志着以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为主业的四川顺应着手布局上游镍、钴资源的战略规划已进入到实质性实施阶段。

据业内人士透露,该项目旨在实现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大规模产业化,该技术经中国科技部委托的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查新中心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认证为“全球首创”。2020年6月,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集的邱定蕃院士、张文海院士、黄小卫院士等7名中国业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评价组一致认为:“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属于世界首创、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技术推广市场潜力巨大,对镍钴与不锈钢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较于当前主流工艺硫酸法处理红土镍矿,该技术实现了对全球低品位(含镍1%左右)的褐铁型红土镍矿中镍、钴、锰、铁、镁、铝、钪等金属的梯级富集与分离,除制备氢氧化镍钴外,还可产出大量铁精矿(Fe>60%)、高活性氧化镁、氧化铝、及氧化钪等高价值副产品,彻底解决了硫酸法处理红土镍矿时无法分离铁、镁、铝等金属从而产生大量废渣的弊端,并使硫酸法产生废渣中的金属实现了产品化。此外,该技术还实现了酸碱循环利用、水循环利用、热能梯级综合利用,不但节省成本,同时达到了“三废”零排放的世界领先水平,有效实现了“绿色”生产。在此过程中,反应温度和压力也更温和,对设备要求更低,实现了生产设备的国产化。根据中国恩菲设计院可研报告,北海顺应一期示范项目年处理含镍0.93%的干基褐铁型红土镍矿约351万吨,可生产约8.76万吨氢氧化镍钴,24.19万吨氧化铝,282.9万吨铁精矿、27.63万吨高活性氧化镁。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左右,镍金属现金营运成本低于3,000美金/金属吨,是第三代硫酸法的50%,该项目的成功投产将对镍钴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而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也将有利于动力电池产业链成本降低,助力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四川顺应老厂具备5000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当前处于搬迁状态,预计2022年将具备3万吨高镍三元前驱体产能匹配北海顺应镍钴原材料产能。基于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梯级浸出利用技术所带来的稳定低成本的镍钴原材料,将为公司三元前驱体生产与销售带来成本优势。为此,公司董事会已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产业链“三点一线”地域分布与产销规划:通过8年,1-3期,总投资超1,420亿,分别在眉山市、北海市及菲律宾建设动力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镍钴金属材料滨海深加工基地及海外原材料保障基地。力争在未来8年内建成镍、钴金属产能超55万吨、铁精矿产能超5000万吨、氧化镁产能超480万吨、氢氧化铝超能超420万吨,成为全球核心动力电池材料及镍钴资源供应商。

当前,公司已启动了第一期1阶段眉山年产3万吨前驱体项目及北海年处理117万吨干基红土镍矿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0亿,投产后可实现年产3万吨高镍622型三元前驱体、0.08万吨三氧化钼、0.06万吨偏钒酸铵、2.92万吨氢氧化镍钴、8.06万吨氧化铝、94.3万吨铁精矿、9.21万吨高活性氧化镁。相关资本金募集工作有序开展,已有知名投资机构完成尽调、审计及评估工作,预计本年5月首笔资金将到位。同时,公司在国内顶级机构辅导下已开展科创板上市前期工作, 为实现“三点一线”的规划布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