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时代为何一车难停?

紫金山科技
关注

在北京那么久,梁晶经历了无数次堵车,却因停车这件事而倍感挫败。

在孩子期末考试完的那个周末,梁晶和朋友两家人分别开着车去北京一个大型公园“遛娃”,以往这个公园一到周末就很难停车,所以她一早就计划了停在公园附近几百米的某商场地下停车场。

但在上午11点到达停车场时,梁晶愣是在里面转了40分钟都没有找到停车位。甚至,连普通地下停车场里常有的A/B/C区还各剩多少停车位的电子指示牌都是黑屏的。

即便当时车位全满,也仍有不少车无阻碍地驶入停车场,转悠着找车位,甚至有的违规停在了非车位区,也没有保安来管理。

直到有一辆车驶离车位时被她看到,终于把车停下时,已经12点多,挫败感早就打败了好心情。

“新闻里都是智慧城市,实际上该堵车时堵车,该找不到停车位时还免不了瞎转悠,智慧在哪儿了?”梁晶回来时忍不住跟朋友吐槽。

“嗨,要么就得早点去,要么就是碰运气。”朋友回了一句大实话。

而这样的难题,几乎困扰着一二线大城市的每一个开车人。

01

停车难,难在哪?

身在媒体的梁晶其实在几年前,就对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有过近距离的了解。

她还记得,2019年10月在浙江乌镇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家企业展出了“5G停车技术成果和商业案例”,演示了包括智能巡检泊位、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实时记录停车时长、精准计算停车费用的内容,当然,最主要的内容是关于收费的:从车主进入停车场地到离开全程无感支付。

这可能是国内较早把停车与5G关联在一起的演示,该方案宣称300个以上泊位只需配备一个巡检人员,比传统模式提升了将近10倍的效率,能节约90%停车时间。

遗憾的是,方案里面也并不涉及车主如何提前预知某停车场有没有车位,有多少车位,是否可以提前预约和“锁定”。

而早在2016年时,她还在采访中了解过一些企业推出的“基于物联网的停车场智慧管理”。

当时,在国内汽车保有量超过1.7亿辆、停车泊位空置率高达44.6%、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停车场覆盖率仅仅为7%的状况下,这类企业基于物联网的兴起,推出了物联网智能地锁+无线宽带连接运营商网络+手机APP的方式,解决泊车难、新能源车充电难这两个停车方面的“老大难”问题。

这种地锁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感应停车位上是否有车,并发送状态信息到运营平台,车主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APP,就可提前获知某停车场是否存在空闲车位,可以预约和锁定车位,到达预约车位时用APP打开处于保护状态的地锁后,就可以停车入位,驶离车位时也能用APP进行结算,车锁自动关闭升起。

而针对充电车位被非新能源汽车占用、新能源车充电完成后长时间占用车位不走等问题,也可以通过类似流程,用APP预约充电桩、解锁停车位等来解决。针对 “恶意”停车占用充电车位的现象,地锁还可以通过判断没有充电行为而对其采取“锁车”措施。

但几年后,这类最接近“智慧停车”的方案,并没有大范围普及开来。

对此,紫金山科技采访了一位研发过相关业务的北京慧泊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坦言,现在国内各城市的停车场分布极度碎片化,缺乏一个城市级的实时、准确的信息综合平台。而且,尚没有一个机构可以把车位实时状态与相关数据信息有效整合起来,说白了,“还是利益驱动力不够”。

另外,上述智慧停车方案难以普及的原因还在于,城市里既缺乏实时反映车位状态的设施,也缺乏车位实时状态保护的设施,即便从信息平台看到车位的空闲状态,也很难在消费者真正要使用时仍然保持空闲。

那么新能源车可以依赖充电桩更容易实现车位的预约和锁定吗?

该人士说,首先得解决新能源充电桩车位的保护、不被占用和滥用。一是充电桩车位被占会极大影响充电桩运营商的投资收益,二是车主现在的充电行为如同在高峰时段的热点区域停车,即撞大运,即便各家充电桩运营商的APP显示充电桩空闲,但往往由于车位信息与充电桩信息不匹配,也存在车位被占的情况。

也有不少车主在网上发问,导航软件为什么还不支持具体停车位查找甚至车位预约?

对此,该负责人说得很实际,“车位预定功能目前都属于各停车场或停车管理公司的行为,如果接入高德导航等地图软件,有个最重要的前提得明确,即:谁去上传这些信息?信息是否实时?状态是否有保障?上传这些信息的驱动力又是什么?”

有问题,却无答案。

02

理想照不进现实

诸多原因下,智慧城市蓝图里的停车管理,演变成了缴费越来越容易、停车依然难的囧况。

事实上,梁晶也试图下载过几个停车APP,带来的体验却让她一言难尽。

按照“停车”搜索, 她下载了安卓市场里排名前三位的3个APP,其中一个APP她安装后在搜索框输入想去的目的地,只有地面的一些插旗式标志显示着停车位,但具体是否有空车位,以及地下停车区是否有空位,都无法再细化(点击插旗时,统统显示剩余车位0)。

在另一个APP界面上搜索目的地车位,显示了同样距离的多个车位,但也只有总车位数量和空车位数量,其中就包括她上周差点把她搞疯的那家商场地下停车场,尽管在APP上有空车位,实际上到了里面,电子指示牌黑屏,车主们也只能乱逛碰运气。

第三款APP上有“预约车位”的选项,却需要她先注册车辆号牌,上传行驶证等,处于隐私考虑,她操作了两步后,终究放弃了。“移动互联网都这么发达了,只是想提前找到一个具体的车位,还是这么难。”

近几年,关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举办过不少峰会与论坛,不止一位专家提到过,城市级的智慧停车,需要停车设备数据通过物联网方式上传到城市平台,城市级云平台与停车企业的云平台进行线上对接,形成全城停车场“一张网”格局,便于大众查到停车位,还可以解决部分停车用户的“逃单”问题。

但这样的提议,落地到各城市的各个停车场时,却变得“五花八门”。

上述企业负责人谈到该问题时说,主要还是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与投入,而且也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让各方用于合作和投入。毕竟,上传信息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投入的过程,信息的采集、传输、及时送达等,都涉及大量的硬件投入。谁投入,投入的动力在哪里,这些问题不明朗,“理想照不进现实”的局面就很难改变。

当5G与AI等技术应用于越来越多行业中时,解决停车难这个全国“老大难”问题,也曾在个别城市出现过“火花”。

此前有媒体报道过无锡经开区先试先行的全市首个5G物联网停车示范点,似乎给车主找停车位提供了一个样板:在金融三街道路,经开区部署了一套无人值守系统,使用了5G窄带通信(NB-IoT)、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道路泊位机器人对泊位信息进行精准感知。前提是,车主也需要下载相应的APP,进行目的地车位查询(精确到具体空位),以及自主缴费。

那么,无论是已经成熟的物联网技术,还是AI、5G等“科技新贵”,到底如何配合目前已有的视频桩、地磁技术和智能车位锁技术,真正解决“一车难停”的局面?

这位负责人对紫金山科技的回复也显得相当坦诚:“AI、视频技术、地磁技术和智能车位锁技术都只是解决了‘实时’车位状态信息的采集、判断、监控、状态保证的问题;物联网、5G解决了信息传输的方式与通道问题。要使智慧停车匹配智慧城市的概念,核心还是谁来统一建设、投资集合上述技术的平台问题。”

“从过去多年的情况看,由于城市里车位资源极度碎片化,产权归属也非常复杂,除非政府出面,否则无法切实落地。”

智慧城市已从概念逐渐落地,但何时可以真正解决“一车难停”?

这是车主们最想获知答案的问题,也是摆在智慧城市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份真“考题”。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