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领克品牌迎来了五周年纪念日。
短短五年,累积销量近60万辆,产品平均价格达15.6万,且72%的领克用户来自合资和豪华品牌,同时领克品牌三年平均保值率高达68.6%……
领克用这一连串的成绩证明了,即便作为一个年轻的国产品牌,即便进军到15-20万元这个合资垄断的细分市场中,它也拥有着强劲的竞争力。
时至今日,领克已然作为一种全新的汽车时尚掀起“Z世代”的消费潮流,并受到了年轻群体的持续关注,形成一种文化共识——这是是品牌的胜利,也是产品力的胜利,在领克的营销与产品的硬实力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度与好感度都相对较高。
回首五年前,2016年10月20日,领克品牌在德国柏林召开了一场发布会,并带来了01和LYNK两款概念车。在那个年代,正值新能源势力造车元年,市场红利犹在,仍处于一片“遍地宝藏”的蓝海领域,譬如蔚来、小鹏皆在那时宣告入局。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诞生的纯电造车新势力高达数百家。但领克没有凑这个热闹。它看似高调的定位“高端品牌”,而依旧走着燃油车为主,混动为辅的传统主流路线。
“领克是为全球年轻态消费群体而打造的新高端汽车品牌。”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说,个性、开放、互联是领克的品牌价值观,也是品牌初心。
其中“个性”这个词汇被放在了最前面。
国内车市发展至今,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汽车的同质化却越来越严重,每一款车型的诞生都那么的相似、千篇一律——而领克就是其中站出来说“NO”的汽车品牌,不断强调着自身的“个性”。
首先领克的英文名“Lynk&Co”,英文字母+特殊符号,无论长度还是组合,都十分唬人,更别说那缺角的英文字母的logo设计拉满的时髦值,就像苹果的logo是被咬掉一口的苹果一样,充满高级感。
而它的寓意一方面指代自家研发背景link(连接)全球,博百家众长;另一方面则指代通过科技,link人、场景与体验。
当然,寓意归寓意,一个美好的寄托而已。要看一个品牌怎样,最终还要回归产品本身。
2017年11月28日,领克品牌的首款产品领克01从宁波国际赛车场上起航,并以15.88万元—20.28万元的价格区间,向着被合资品牌垄断的市场区间发起冲击。
领克01刚一上市就拿下了6012辆的月销成绩。一款国产车型,并且是售价直击主流合资品牌的国产车,能够在上市首月拿下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的难能可贵,而在半年之后,领克01也将单月销量连续好几个月保持在9000辆上下,彻底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紧接着在2018年6月份,领克02诞生,并在此后的一个月内推出了01 PHEV版本。彼时的国内车市正进入了一个整体下行的“寒冬期”,为了突围,各品牌强调差异化,同时主打年轻属性的品牌愈发增多。但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凭借着两款热销产品的领克在2018年7月份就摘得了月销破万的荣誉。
由此可见,领克在SUV的产品线上走地一路畅通。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四个月,领克火速发布了自家的第三款产品,是款轿车车型,并进军了更加残酷的A级轿车领域——哪怕那时的A级轿车市场早已被红海淹没。
即便在这样的境况下,领克品牌依然在2018年的10月份完成了产品突破十万大关的里程碑。
从基于CMA基础模块架构开发,搭载Drive-E系列 2.0TD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领克01;到后来的轿跑SUV领克02;紧凑级运动轿车领克03;号称“中国首款性能车”的领克03+;高端运动SUV领克05,及科技感满满的家用SUV领克06,乃至于刚刚发布的领克09,领克产品投放不可谓不高效快速。
回过头看,从0到60万,领克品牌现已形成家族风格,产品矩阵完善且扎实,不能说每一款都同级最好,但它们往往都有着异常鲜明的个性以及特定的用户群体,一如品牌本身的特质。喜欢的消费者会相见恨晚欣喜若狂,不喜欢的人则会感觉挫、丑又奇葩。可见领克品牌的调性定位十分成功。
但凡去4S店看领克车型的顾客,通常已有心仪的选择,很少出现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扯,这些用户单纯喜欢领克品牌的调性以及满满的细节。
而这一切体验的核心又重新归于最初的口号“以用户为中心”。领克品牌彰显着自身的个性,而它的用户也是“有个性”的用户,领克在喊出“不止于车”品牌理念的同时,我们看看它是怎么做的:
2018年6月29日,Co:Club领克车主俱乐部正式上线,它是领克汽车唯一的官方俱乐部。领克将自家的用户群体凝聚在了一起,他们的话题往往真的“不止于车”,就像个社交团体一样,你能够相亲、能够谈生意、能够找同好、也能够开着车一同驰骋。2019年的7月,领克在全国召集了2000名领克车主共赴辉腾锡勒大草原采风,而类似的活动,Co:Club举办了不止一次。
作为“15后”的领克诞生于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诞生在个性化年轻化的潮流中,它以独有的个性与活力加入到当前这个残酷的汽车市场竞争中。五年过去,作为年轻人拥趸的领克之所以倍受用户青睐,靠的不仅是产品,也是一种物化的“共情”,以当代年轻人追求的个性化切入,以顺应时代的“年轻态”与消费者取得了彼此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