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加速换道,2021自动驾驶风向生变

有牛财经
关注

高管跑路,Robotaxi“过冬”

在海外自动驾驶赛道上,谷歌、通用汽车等巨头旗下的自动驾驶业务已经跑了数年之久,无论是路测数据还是技术应用都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然而,今年以来Waymo、Cruise两大自动驾驶“领军者”连续曝出高管离职的消息,让业界对它们曾描绘的光明前景产生了犹疑。

被谷歌寄予厚望的Waymo无疑是高管离职的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Waymo今年以来流失的高管已经达到七位。这其中,Waymo CEO约翰·克拉夫奇克(John Krafcik)的离职尤其引人注目——Waymo此前成功独立分拆、融资多要归功于他。此外,CFO盖尔·德怀尔(Ger Dwyer)以及数名关键副手的离开也在业界引发了不小的波动。

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创企Cruise也在本月曝出了高管离职消息,且同样是重量级人物——CEO丹尼尔·阿曼(Daniel Ammann)。他不仅是Cruise的CEO,更是为通用汽车服务了十年的老将,曾担任总裁职位、分管雪佛兰、凯迪拉克等主力业务,此前通用汽车对Cruise的收购也有他的深度参与。正因阿曼多年来做出的种种功绩,他的沉默离职才令人唏嘘。

虽然通用汽车与谷歌都未对高管离职事件做过多置评,但大多数业界人士都认为,商业化进展不顺是高管们相继离开的原因之一。

一直以来,Waymo、Cruise都将宝压在无人化的Robotaxi业务上,但多年过去,它们积攒的路测数据还是没有强大到替代安全员和跟踪车的地步——Robotaxi面向的极为复杂的城市场景决定了这一点。起码在目前,Robotaxi仍然陷在成本高昂-测试规模受限-数据获取缓慢-技术落地/商业化遇阻-无法规模化导致开支进一步增加……的恶性循环中。无论是仍在小步试错的Waymo、Cruise,还是国内跃跃欲试的百度、文远知行,离商业化的目标都还很远。

鉴于当下Robotaxi鲁棒性和实际场景的差距,以及国内外“车路协同”方案遥遥无期的进展,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已经放弃短期内商业化的梦想,转而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更容易落地的自动驾驶场景,比如港口、矿山、园区,以及今年被资本屡次光顾的干线物流。

干线物流,会成为自动驾驶的转折点吗?

与Robotaxi不同,干线物流这一市场相当广阔,留给自动驾驶创企们的渗透空间也非常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已经增长至14.9万亿元,占GDP比重至14.67%。在这巨大的物流运输结构中,公路货运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占据公路货运主导地位的又当属干线物流。从统计数据来看,其规模达到2.29万亿元,约占公路货运规模的40%。

市场广阔意味着自动驾驶企业将有更高的渗透率,但场景才是它们被资本盯上的根本原因——相比需要面对城市复杂环境的Robotaxi,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Robotruck不必担心突然窜出的单车或是行人,同时其行进路线也较为单一,这意味着它只需要比Robotaxi更少的数据量就能达成辅助效果。此外,Robotruck可以将原本需要两名司机的长途运输减少为一名,短途运输时也能减少司机的工作量,对企业或个人都可起到足够的降本增效作用。

如今,已经有不少专注乘用车自动驾驶的创企转向干线物流,试图在这片未开拓之地提前占位。去年7月,一直向大众、现代等汽车制造商兜售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Aurora就宣布,未来的首个商业化产品将用于卡车,而非乘用车;同样是在去年,国内的小马智行也拿到了广州第一张自动驾驶卡车牌照,并在今年3月公布了智能卡车品牌“小马智卡”。

玩家的增多对这一市场的整体发展自然是有好处,但那些跨界而来的选手可能会发现,自动驾驶卡车要面临的难题也有很多,例如车辆的控制。

正常情况下,高速公路上的运输卡车时速一般会超过60km/h,为了节省时间,时速抵近最高限速90km/h的例子同样为数不少,再加上运输卡车一般车身重且大、刹车距离更长,车身与车头间还有柔性连接……这种情况下,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具备更大的感知范围、更快的决策速度以及更精准的车身控制,对厂商的要求并不会因场景的简化而降低。

此外,主打干线物流自动驾驶的创企们仍然要担心商业化问题,这点可以从图森未来的财报中看出来。今年第三季度,其营收增长206%至178.5万美元,但净亏损却扩大至1.15亿美元。从成本结构来看,不断增长的研发成本依然是其亏损扩大的主因,而它引以为豪的AFN(Autonomous Freight Network)无人驾驶货运网生态系统还要成长很久才可扛起营收大梁。

目前来看,资本与新玩家对干线物流自动驾驶的热情已经催生了一些成果,例如最近图森未来在美国完成的百公里完全无人驾驶测试,可以想见,未来这类技术的成熟和落地速度会比前几年更快。但另一方面,玩家们也需要搞清自身技术落地后的商业化定位——是坚持与制造商合作推出卡车,然后售卖车辆和软件系统,还是模仿图森未来这类公司建立更“轻”的纯运营模式?它们各有优点也各有缺陷,但若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选择一条路坚定地走下去仍是重中之重。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