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上游布局投电池,下游跨界做手机

灵猫财经
关注

近年来,新能源造车成为高光产业,一众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造车。

阿里、腾讯在投资,百度在搞AI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小米、苹果选择亲自下场造车,在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入局造车并不是一件怪事,毕竟这是向蓝海市场的探索。

但在小米、苹果入局造车的另一面,吉利、蔚来这些车企却开始“反向”操作开始探索手机市场。

蔚来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的领头羊企业,开年后先是投资电池原料厂商欣旺达,而后又传出打算“跨界”造手机的消息,如果说投资欣旺达还能理解为是在产业链上游的布局,那么蔚来“跨界”造手机究竟意欲何为呢?

上游布局投电池

2月24日,欣旺达发布公告称,旗下控股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获得新一轮增资,投资名单中国内造车新贵“蔚小理”赫然在列。

蔚来投资欣旺达是一件符合商业逻辑的事情。

当下电动汽车市场销售环境正值火热,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面对巨大的市场缺口,新能源汽车的交付周期一直是困扰着消费者和厂商的问题,通常消费者下单定购车辆后,需要等待1-3个月才能提车,在原料供给不稳定的情况下如果遇到需求增长的市场波动,从订车到提车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

这对于用户而言,漫长的提车周期就是额外的时间成本,市场中的变量因素就是潜在风险,比如降价、换代改款等问题,提车周期越长消费者的购车的积极性就会越差,进而影响到销量问题;

对于厂商而言,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之所以会发生,则是由于产能的不足的问题,造成新能源汽车产能不足的原因有芯片短缺、工厂生产力不足,以及当下正面临的电池原料短缺问题,这也是蔚来投资欣旺达的原因,为了解决电池原料供应不足问题。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一次电话会议中表示,电池供应短缺是限制产能提升的瓶颈。

事实上电池原料短缺问题,从新能源电动汽车进入产能爬坡阶段之初就已经出现,彼时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链尚未发育成熟完善,上游的电池原料生产厂商产能实力有限,供给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缺口,市场需求倒逼产能提升的情况出现,电池厂商扩张生产线规模匹配市场需求,这就为国内电池供应商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动力电池供应商的领跑者,宁德时代率先收获了大量订单,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都是他的客户,新能源汽车厂商都在争着与宁德时代合作,争取拿到更多电池,新能源汽车厂商被宁德时代“卡了脖子”。

在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中显示宁,2021年1月-11月,宁德时代以31.8%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比第二名的LG能源高出11.3%,德时代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保持着领先主导地位。

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动力电池市场“一哥”宁德时代面前,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议价能力大大降低,并且这种在产业上游被长期受限于他人的滋味也并不好受。

这就有了“蔚小理”牵手投资欣旺达的场景出现,在被宁德时代“卡脖子”的当下,“蔚小理”需要一家能为自己所用的电池供应商出现,扭转自己已经完全陷于被动的位置,对电池的渴求使得三家有着直接竞争关系的企业化干戈为玉帛,齐聚一堂和气生财。

但“蔚小理”之所以能在投资欣旺达这件事上达成共识的根本原因在于,电池虽然是电动汽车必不可缺的三电之一,也是电动车的动力来源,但究其根本电池最终只是一种基础的原材料。

当下动力电池短缺,续航仍是影响用户购车选择的关键卖点,但这两个问题只是现在这个阶段面临的问题,长期来看电池短缺和续航问题终究会被解决,与竞争对手共用一个原料供应商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把电动汽车看做是一个大型电子产品,与发展较为成熟的手机行业对比,手机行业中电池、屏幕、芯片等原料几乎被头部供应商包揽,三星的屏幕,高通的芯片几乎是各品牌旗舰机型的标配。

对于“蔚小理”而言,更多的选择就意味着更强的议价能力,以及更丰富的原料来源,这是消费者和厂商都乐于见到的情况。

下游跨界做手机

近期,据36氪报道,蔚来已经搭建手机业务部门,原美图手机总裁尹水军已经加入蔚来负责手机业务。

如果说蔚来投资欣旺达是对上游产业链的布局,那么蔚来“跨界”入局手机市场又是为何?可以接受与其他车企联手投资欣旺达的蔚来,要自己做手机又是为何?

车企跨界做手机并不是蔚来开的先河,特斯拉也曾传出过消息要涉足手机市场,吉利汽车也针对手机业务成立过“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此前还传出吉利要收购魅族的消息。

苹果、小米要造车,吉利、蔚来要做手机,就像《围城》里写的那样,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苹果和小米入局造车的原因按下不表,先看一下吉利和蔚来做手机都有哪些原因。

蔚来做手机的原因或许和吉利相同。

吉利做手机的意图或许缘于自家车机系统的问题,去年吉利推出的新能源车型“极氪001”开始交付,第一批用户体验后对极氪001的吐槽颇多,多数车主表示极氪001的车机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体验“并不理想”,经常出现卡顿问题和系统BUG,部分车主表示车机系统的操逻辑并不清晰。

系统卡顿、操作逻辑,这些原本应该出现在电子产品的使用评价中的词汇,现在被用来评价新能源汽车,再联想到此前360创始人周鸿祎说“现在的汽车是四个轮子上一个沙发,蔚来变成四个轮子上一台电脑”的言论,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性质似乎正在向电子产品靠拢。

如果从新能源汽车属于电子产品的这种思维角度出发来看,那么汽车的硬件配置如电池、座椅、电机、空调等就类似于手机的内存、屏幕、镜头等。

那么以手机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硬件只是配置,无论是高像素镜头还是大容量内存,最终不过是给系统“打工”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才是品牌间拉开距离的核心。

汽车智能化接入互联网之后,科技和互联网的加持赋予了汽车实现更多功能的能力,如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

汽车变得像是手机,成了用户新的互联网终端设备,而这些功能像是安装在车身上的“软件”,那么运行软件的车机系统,就像手机中的ios、安卓等,那么系统运行软件时的流畅程度就会关系到用户的用车体验,估计谁都不想在驾驶过程中等待车机系统响应的延迟。

回到车企做手机这件事来看,吉利收购魅族的真正目的或许不是为了做手机,而是获取与终端系统有关的技术和软件开发的经验,在自家车机系统并不如意的情况下,通过收购技术成熟的手机品牌,来弥补自己在车机系统上的短板是一件符合逻辑的事情。

透过表象看本质,从车企做手机的噱头中跳出来,吉利看似是在买“手机”,其实是在给车机买“技术”罢了。

蔚来做手机的目的也不会大相径庭,以蔚来坚持定位高端的品牌调性来看,蔚来的手机最终不会是走量的产品,而是面向少部分人服务的,最终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优化车机系统、建设生态闭环。

厂商开始在意车机系统也不是新鲜事,当初人们对特斯拉感兴趣的原因除了电动还有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为了能够满足更多功能,势必提升车机系统的算力,无论是特斯拉支持steam游戏库,还是比亚迪上玩《永劫无间》,都证明了车机系统的算力要求不只是手机那么简单,手机只是车企在提升车机路上的参照物,电动汽车最终或将成为一个可移动的“空间型”电子产品。

结语:

电动汽车的出现不只是驱动方式的进步,汽车电动化并不是最终目的,智能化才是。如今新能源汽车已有一定保有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用户更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电动汽车不是简单的动起来,电池等硬件配置只是“身体”,车机系统才是“灵魂”。兜兜转转之后,车企终于回到了原本就应该走的道路上。

       原文标题 : 蔚来:上游布局投电池,下游跨界做手机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