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留下200万辆汽车市场,频频出镜的吉利、长城等中国车企能接住吗?

创业邦
关注

没想到中国车在国外出镜率这么高。

作者 | 潘磊

现在没有人看网红直播了。

因为无论是国内的抖音、微博,还是国外的推特、照片墙、脸书,到处都是俄乌冲突的画面。

这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场通过社交媒体直播的大规模冲突。

但是中国的社交媒体用户在不经意间发现,在这场全球关注的冲突中,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出镜率相当高。

尤其是吉利、长城和奇瑞这三大自主品牌旗下的畅销车型,比如博越、哈弗以及瑞虎等,频频出现社交媒体的画面中。

事实上,中国车企很早就开始拓展包括俄乌在内的东欧市场,最近几年尤其加大了投入。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为中国车企在上述市场的发展前景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多位行业机构权威人士认为,中国车企在俄乌两国的业务,几乎不可避免地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图片

奥运冠军开吉利车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来自乌克兰的击剑运动员亚娜舍米根娜,夺得了这个国家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整个国家顿时陷入疯狂。

她的奖品中包括一辆由中国吉利汽车赠送的一辆帝豪EC7-RV,这同样是一个大新闻。

后来很长时间内,亚娜舍米根娜一直开着那辆车,并称其比大众的高尔夫更舒服。

这其实就是包括吉利在内的中国品牌,在乌克兰大受欢迎的一个缩影。

其实早在2007年左右,吉利、奇瑞、长城不但在这个国家卖车,还以SKD(半散件组装)或者CKD(全散件组装)形式在当地组装车辆。

根据报道,奇瑞汽车还专门针对乌克兰用户身材特点,对车型进行了相应的本地化改进,以适应当地市场。

因为在独联体国家自由贸易协定规定,组装的一些车型可以零关税进入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市场。

在乌克兰打开销量局面后,吉利原本有在当地进一步投资设厂的打算,但是政局不稳、变化多端的法规,以及政府缺乏对汽车行业的规划,让吉利最终选择白俄罗斯——那里更靠近俄罗斯这个更大的市场。

不过最早在俄罗斯拓展市场的是长城汽车。

2005年,长城开始在俄罗斯建设KD工厂,通过出口哈弗SUV散件的形式组装汽车。

甚至连现在陷入困境的海马汽车,以及差不多退出汽车行业的力帆,当时也在俄罗斯建成了KD工厂。其中力帆汽车在俄罗斯工厂下线的消息还上了当地的电视新闻。

2012年,力帆、奇瑞、吉利和长城在俄罗斯的销量分别是2万辆、1.9万辆、1.7万辆和1.4万辆。

在当时的俄罗斯市场,除了本土品牌“拉达”之外(53.8万辆),雪佛兰、雷诺、起亚、现代、大众、日产、丰田、福特、斯柯达等传统跨国车企巨头的销量超过了145万辆,在全部293.5万辆销量中的占比接近一半,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

这表明俄罗斯的消费者在品牌认知上比较倾向于传统跨国车企,但中国品牌依然能够以性价比优势,获得一部分市场份额。

另外,中国品牌注重本地化。

比如力帆汽车在俄罗斯投放的车型,会根据俄罗斯的气候以及消费者驾驶习惯,进行针对性设计。

其中一个案例是,俄罗斯冬季漫长,会大量使用融雪剂,很可能腐蚀汽车底盘,力帆为此专门对底盘进行了防腐蚀处理。

2012年的乌克兰车市与俄罗斯有类似的地方,现代、拉达、起亚、大众、丰田、斯柯达、雷诺和日产占据主流地位,但吉利以超过1.2万辆的销量跻身TOP10。

吉利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在于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而且配置丰富、选择空间大,被乌克兰人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品牌,尤其是吉利旗下一款车获得了欧洲碰撞4星成绩,极大提升了品牌力。

另外,这也与吉利选择的官方代理商AIS熟悉乌克兰市场,提供的售后服务网络齐全有关。

但让这些中国车企始料未及的是,接下来的危机才是真正的考验。

图片

“我们做汽车的再不出去会让人骂”

2014年3月份,“克里米亚事件”爆发。

紧随而至的就是各种制裁、冻结、卢布汇率暴跌等,直接把当年的俄罗斯车市打入冷冻状态。

而在那之前连续3年,俄罗斯车市都在欧洲市场仅次于德国位列第二,每年的销量超过250万辆,所以欧洲普遍预计,用不了几年俄罗斯将会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汽车市场。

但突发事件改变了一切。

整个2014年,俄罗斯车市增长率是-11%,但依然卖出了230万辆汽车,同期德国的销量超过300万辆。

2015年,俄罗斯车市加速下跌,当年仅卖出去了160万辆新车,同比大跌了36%。

车市暴跌的原因,主要是俄罗斯被制裁后经济大幅下滑,导致购买力严重不足,同时卢布汇率下跌促使进口车价格走高,普通人已经根本无法承担一辆汽车的花销。

与之相对应的是,2013年俄罗斯的GDP为2.3万亿美元,2014、2015、2016三年分别为2.1万亿、1.4万亿和1.3万亿美元。

随着2017年GDP回升至1.6万亿美元,俄罗斯车市才扭转颓势,当年的销量增速达到了11.9%,为159万辆。

2021年,俄罗斯的汽车销量约为166.7万辆,仅为2012年创纪录的293.5万辆的56.8%。

“克里米亚事件”另一方的乌克兰情况类似。

2014年冲突当年,乌克兰的汽车销量就暴跌了超过54%,只有10.6万辆。

随后继续下跌,一直到2021年,才勉强恢复到大约10.3万辆,只有2008年历史高点65万辆的15.8%。

这让中国车企蒙受了销量方面的巨大损失。

以2015年的俄罗斯市场为例,力帆、吉利、奇瑞、长城、华晨、长安、海马等中国自主品牌一共卖出了3.9万辆车,相比2014年的8.3万辆,同比大跌52.6%。

在经营环境如此严苛的境况下,有跨国车企巨头开始退出俄罗斯市场。

2015年,通用汽车旗下的欧宝品牌撤出俄罗斯市场。

但中国品牌并没有完全退出,有的反而加大投资。

2014年,长城汽车和俄罗斯图拉州签订合作协议,斥资5亿美元打造其首座海外全工艺工厂,并于2019年投产。

这座工厂跟CKD形式输出产品不同,是第一个实现了全流程,同时本地化程度相当高的工厂,同时也是技术、产能和品牌的全面输出。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把俄罗斯定位“战略市场”——因为俄罗斯是资源大国,只要政治稳定,经济就不会特别恶劣,并开玩笑称相比于死在国内市场,长城汽车还是选择死在国外,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去挑战(全球市场)。“我作为长城汽车创始人,假如退休的时候长城汽车的产品没有走出去过,那会非常遗憾”。

他还认为,海底捞都开到英国去了,“我们做汽车的再不出去会让人骂”。

2020年,长城在俄罗斯的销量超过1.7万辆,2021年达到了3.9万辆。

奇瑞和吉利2021年在俄罗斯的销量也分别达到了3.7万辆和2.5万辆。

但是在中国品牌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的背景下,俄乌冲突又来了。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