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与燃油车碳排放相差多少?混动生命周期有多长?车界大佬们解答“双碳”系问题

盖世汽车网
关注

“双碳”目标下,混动生命周期或延长

不只是王瑞平,在此次论坛上,诸多嘉宾都一致表示了对混动发展优势的认可。不过对于混动技术的生命周期,他们的预期则不完全一致。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看来,汽车市场对混动的需求很大,伴随产业的迭代发展,混动至少在未来五年之内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首席科学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授博导殷承良则表示,总体上看,受补贴退坡加上其它一些因素,混动在五到八年之内会有一个上升期,然后平稳。

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总经理兼英国研发中心总经理胡铁刚的看法与之类似。他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应该是中国混合动力产品快速的成长期和发展期,可能是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我相信,它的周期肯定不是两三年、五年或者十年,未来市场上用户的选择应该是多元化的,同时在双碳战略要求下,用电动化产品替代原来的燃油车产品,是非常有效的减碳路径。”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更加看好“双碳”目标下混动的发展。他指出,“双碳”是比较长时间的一个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过程还会有很多不确定性,除了产品和技术之外,还受经济、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有成熟技术,并且这个技术又有比较显著降碳性能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混动技术的生命周期看得更长一些,对它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意义认识得更高一些。”

基于此,他认为,在“双碳”目标下,混动技术的生命周期恐怕还要长一些,“可能要在五年的基础上乘以2或3。”

当然,混动所面临的也不全是有利因素,这自然也给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殷承良在谈论相关话题时就提到,如果后续国际或国内大环境持续变化,比如油和气涨到一定程度,结论可能会完全不一样。“现在国内油价已经涨得很高,这是有利于混合动力产品迅速往上走的,但是当它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甚至连混动的油价都已经受不了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下降期。”

促进能源转型,绿色甲醇扮演重要角色

上文提到,我国煤发电比例仍然很高,在这一情况之下,电动车碳排放虽低于燃油车,但却并非零排放。这就意味着,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型意义重大。

在此次论坛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黄震就着重强调了能源变革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大力推动电力的零碳化及燃料的零碳化。

在这一思路之下,绿色甲醇被认为是促进能源转型与安全的一大路径。

资料显示,绿色甲醇是利用廉价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绿氢和绿氧,并以城市垃圾、生物质能、煤炭等含碳物质作为碳源,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工艺制备而成。目前我国的甲醇制备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风电发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液体燃料的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完善,这些为绿色甲醇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甲醇低碳能源系统是现实的碳中和路径。

电动车与燃油车碳排放相差多少?混动生命周期有多长?车界大佬们解答“双碳”系问题

液体是最佳的能源载体;图片来源:刘科演讲ppt

他指出,液体是最佳的能源载体。具体来看,液体燃料便于管道输运及海运,运输成本低廉,船运液体燃料,世界任何两个码头之间运费不超过7分钱/升;人类已建成遍布全球各地的液体燃料加注设施;液体燃料便于长期储存。

他还提到,碳税来临后,绿色甲醇在各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其中原因有三:一、目前绿色甲醇生产成本显著高于煤制甲醇,受限于规模小、氢源价格高、碳源可持续性低及价格较高;二、随着光/风电-电解水制氢成本降低,可有效的降低绿色甲醇的生成成本;三、当碳税来临时,绿色甲醇相较于传统甲醇,可减少60%以上的碳税。

“今后我们一代绿色甲醇的基础设施就可以提供未来的三代汽车的使用:绿色甲醇燃料使得内燃机更为清洁、高效;插电式绿色甲醇混合动力提升电动车续航能力,解决电动车充电过冬问题;绿色甲醇为燃料电池车提供更为安全、加注便捷的氢源。”刘科介绍道。

电动车与燃油车碳排放相差多少?混动生命周期有多长?车界大佬们解答“双碳”系问题

绿色甲醇为三代交通工具赋能;图片来源: 刘科演讲ppt

此外,他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布局10000座液体燃料、电与氢站点的成本分别为20亿美元、830亿美元与1.4万亿美元,“甲醇氢能系统在成本和规模化方面有明显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原文标题 : 电动车与燃油车碳排放相差多少?混动生命周期有多长?车界大佬们解答“双碳”系问题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