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依然不断提升,背后是市场和民众的需求带动的,在危机四伏的石油供给状况下,电车趋势似乎不可逆转了。
而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一支最重要的力量,无论是比亚迪、广汽埃安,还是蔚来、小鹏、理想以及第二阵营的其他品牌,都在这个跑道上狂飙。
作者 | 方文
图片来源 | 网 络
比计划上市晚来一年
2018年9月,李斌带着年仅4岁的蔚来成功登陆了美国纽交所,成为了在美股上市的第一家电动汽车企业,一度成为了彼时国内外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企业,可谓风光无两。
但在李斌看来,登陆美股上市更多是无奈之举,他彼时曾对媒体表示[上市,就是为了融资。]
去年7月,蔚来曾因[用户信托]导致了回港上市推迟,这使得其融资进程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慢了半拍。
2022年2月28日,蔚来汽车发布公告,已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获得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的原则上批准。
蔚来在美股上市路演时因其[用户企业]对投资者造成的身份迷惑,又一次在香港懵住了监管机构。
相比之下,蔚来只得采用介绍上市的方式进行[二次上市],且在半年内不得采用增发、发债等方式进行募资。
对蔚来来说,二次上市是必然要求,但选择此时上市,也是一步险棋。如果港股表现不良,会进一步降低资本市场的预期,让蔚来的处境雪上加霜。
目前正面临亏损和营收压力
财务方面,据蔚来预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度合并净亏损估计不多于42亿元(人民币),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合并净亏损估计不多于108亿元。
蔚来披露,2018—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底,其净亏损额度分别为96.39亿元、112.96亿元、53.04亿元和18.74亿元,三年多其累计净亏损约为281.13亿元。
蔚来面临的真正业绩压力在于与战略投资方的对赌协议。
2020年合肥雪中送炭,对蔚来进行了70亿元的投资。据公开报道双方的对赌协议,蔚来2024年营收要达到1200亿元的目标。
此外,2020—2025年,蔚来的总营收要达到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并于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按照2020年蔚来163亿的营收,要完成2024年的营收目标,需要4年翻6倍。
蔚来的营收增速急剧下滑,不管是绝对增速还是跟造车新势力诸同行比较,都呈现低迷状态。
依照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蔚来交付汽车66395辆,但却产生了净亏损18.73亿元。
蔚来需在中国法律监管下发展
提前宣称[挂牌不融资],既是被上市规则约束下的无奈之举,也是想稳住局面,算是化不利为有利。
介绍上市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上述阻碍。据悉,以介绍方式上市较IPO,审批过程更快、审批口径更宽松。
《香港上市规则》的若干条文规限,包括有关须予公布交易、关联交易、购股权计划、财务报表内容以及若干其他持续义务的规则,将不对蔚来受用。
这意味着,蔚来的目的不在于寻求扩大融资。
考虑到近年来中美科技脱钩,以及美国证监会对中国科技企业披露相关数据的要求,这些情况不仅与中国相关数据安全法相违背,还可能对扎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潜在业务、财政状况等方面带来不可预期的影响。
地缘政治因素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影响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平稳运行。相比传统汽车,智能汽车涉及到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引发了各国政府的关注。
蔚来需要在美国市场之外,多一条[后路]。同时在两个市场上市,有利于稳定蔚来的股价,减少因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冲击。
蔚来本次在香港上市,恰逢俄乌战争导致油价上涨给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无限潜力,这也正预示着新能源汽车迎来暴增的窗口。
回港上市后有了底气
完成回港上市,蔚来进一步研发、提升品质就更有底气了。
虽然蔚来与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一样,普遍没有摆脱亏损的状态,但是,他们都实现了稳定的交付,具备充足的现金流。
从蔚来已经发布的2021年Q3财报来看,截至去年第三季度,蔚来的现金流达到470亿元。
去年11月,蔚来还完成了20亿美元美股ATM增发,也就是说,蔚来的现金流预计在600亿元左右。
在港股完成二次上市,进一步稳定了蔚来在资本市场的领先优势。
同时,蔚来也可以通过丰富融资渠道,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新产品的打磨,提升软硬件能力,也让蔚来能够在市场上做出更领先的动作。
结尾:
可以确定的是,蔚来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头部车企,想要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战场上维持住现在这一优势地位,依然需要经历激烈的竞争,这考验着它的研发能力、产品节奏、品牌维护等综合实力。
正因如此,蔚来此次的二次上市,只是其未来前路的一个新起点。
部分资料参考:虎嗅APP:《蔚来“逃港”,亡羊补牢》,亿欧网:《蔚来赴港上市,“钱”路漫漫》,连线出行:《蔚来港股上市不融资,真的不缺钱?》,蓝鲸财经:《三年后赴港上市,蔚来凭什么吸引国际投资者?》,镁客网:《掉队的「蔚来」,开始思考「未来」》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热点丨蔚来赴港上市,晚来一年,钱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