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双智城市”除了“车”之外,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车事小说
关注

我们距离实现宣传片中的智慧城市还有多远距离?当前,或许还给不出一个准确时间表。但可以确信的是,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图片来源:腾讯智慧出行)

文|车事小说 无花果

眼下,在多款明星车型的带动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围绕具备无人/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关注度居高不下,相关讨论也是一轮高过一轮。

事实上,要想实现各家车企宣传片中充满未来感的生活场景,仅仅依靠“车”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人、车、城市”为一体的融合场景中,无论缺少了哪一个元素都无法实现最终智能生活状态。

虽然没有像外界讨论智能汽车那样受到高关注度,但并不意味着除了“车”之外的事情就不重要,恰恰相反,在建设“双智”城市中,车是最容易实现的一个环节。

3月14日,由腾讯智慧交通、腾讯研究院联合发起的“双智”发展专家研讨会通过在线方式成功举办。与会嘉宾围绕“以应用场景为驱动,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双智城市”这个主题各抒己见,并针对现阶段建设双智城市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通过主题也不难看出,“应用场景化”对建设双智城市的重要性。这一主题也映衬了当下建设“双智”城市中的薄弱环节。

车与城市相辅相成,智慧交通是核心点

事实上,如果细分去看,当前智能汽车(也被称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预期。甚至部分车企已经在测试具有L4功能的智能汽车。在数字创新的驱动下,城市智能化的发展也顺风顺水。国内多个城市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但如果要把上述这些细分领域成果融合起来,进展却并不乐观。积极的一面是,2021年,国家住建部和工信部先后公布了16个城市作为“双智”试点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我们看到其中的很多城市已经为“双智”协同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在论坛中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是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但是它的发展是需要城市提供应用场景,也需要城市提供相关的环境来做支撑、做测试,所以它是依赖于城市场景。同时智慧城市、城市治理现代化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治理等等,也需要汽车本身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这是相互成就的两个方面。

基于此,郭仁忠院士认为,每个试点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对于交通问题,解决目前大城市里面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事实上,针对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建设在国内多个城市(如,上海、长沙、北京等)都已经设有“车路协同”测试道路。甚至部分城市已经对公众开放试乘。作为智慧交通的一部分,这些试点测试工作显然对推动整个智慧城市建设是积极有益的。

对此,据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也同样认为,“交通作为城市的脉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因此,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智慧城市在交通领域的具体体现”。

当然,打造智慧交通并不是在道路两侧架设几个路由器或摄像头那么简单。在这背后还需要包括大数据、基础设施、车端等一个完整体系的支撑。

据交通运输部在去年12月份印发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2025年,将建成“一脑、五网、两体系”的发展格局,显著提升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

具体举措方面,“十四五”期间将推动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鼓励和支持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筹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并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构建全国一体化协同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

建成后也就意味着,基于智慧交通赋能的智慧城市建设有了坚实基础。这种双向交互让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森林,汽车也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硬件。

如何能够体现出智慧城市的温度?在腾讯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出行总裁钟翔平看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支撑,并为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钟翔平在论坛中指出,“双智”也可以理解为“三智”,就是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车、路、城需要融合的发展,缺一不可。“如果将一个城市看作是一个生命体的话,交通就是不停地迸发活力的动脉,汽车则是运送养分的血细胞”,在发言中,钟翔平用一个形象比喻来诠释着他对智慧城市的理解。

事实上,一切美好愿景的背后,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真实需求。所以,从这一角度而言,从人的需求出发,进而为人服务,这也是当下“双智”建设的初衷。

对此,据钟翔平介绍,腾讯积极参与“双智”建设,也是希望借助广泛感知、5G和云图融合等关键的能力,实现“一图统览、一云共建,一码通行”,助力城市高效的治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加速企业组织的高效运转,并为每个人带来更加愉悦的出行体验。

(图片来源:腾讯智慧出行)

应用场景与设施协同相互迭代、促进

基于开放式探讨层面的多家之言,从不同角度对“双智”建设给出了建议,最终实现落地才能避免让讨论变成“空中楼阁”。

对此,各路专家均认为,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以应用场景为主导,驱动双智建设。

首先,在标准、政策制定方面,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指出,智慧城市在建设当中除了注重软、硬件建设,同时在规划部署、政策标准等层面就应得到贯彻,进而从建设到运营要实现持续发展。

据钟翔平介绍称,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今年的两会上建言,要发挥技术标准的统领作用,推进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制定,促进工具间集成打通,降低传统企业使用的门槛和成本。所以在智能网联和智慧交通的标准方面,腾讯致力于打通交通、汽车、通信等行业间的应用壁垒,打造人-车-路-网-云全链条标准体系。

让规则先行,各环节围绕规则推进各自进展让“双智”建设行稳致远。

据了解,在体系标准建设方面,腾讯已经完成了全球首个由互联网公司牵头的5G架构标准,牵头立项了首个国际智能交通数字孪生标准,并且牵头了5G自动驾驶业务融合的研究课题,加速促进跨领域底层技术的融合。在国内,则在泛V2X、数字底座、远程遥控驾驶、自动驾驶仿真等技术领域牵头了17个项目,并且参与了80多项相关标准的制定。

其次,各地还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发展情况,有序推进“双智”建设。

郭仁忠认为,不可能把所有基础设施规划好、建设好,然后我们再来做场景的应用,我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基础设施和相关应用场景要协同发展、相互成就。有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我们就可以逐步研究、挖掘、构建什么样的配套应用场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分院院长赵一新指出,应该结合不同的城市的具体问题,找到这个城市特定的场景来进行“双智”试点,这是“双智”工作比较重要的一个切入点。

此外,“人”作为关键因素,不能脱离以人为中心这个主旨。

对此,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施雪松表示,无论是智慧交通问题,还是智能网联,还是智慧城市,根本上就是在解决人和城市、人和交通之间的关系。所以回归到人本身,我们还是要把人放回到跟车、跟路统一的环境里面去,然后在这个统一的环境里面我们再来重新用数字化的方式把这样一个交通场景我们把它还原出来,从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小结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多个主题馆带来了对未来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景。期间,许多展示出来的未来城市生活场景让参观者感觉是那么的美好却又那么的遥不可及。其中,能够自主选择最优路线,避让车辆行人的自动驾驶汽车为主角的智慧出行环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眼下,仅仅过去12年,上述诸多在彼时觉着遥不可及的场景已经不再是停留在想象阶段,而是真实走进了生活。这背后,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正如钟翔平所言, “双智”建设不是某一座城市,也不是某一家企业或者说某一端的使命,因为它涉及到了政策的统筹、标准的制定、数据的打通、云端平台的构建等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开放生态来进行支撑,也需要产业各方充分的互信和充分的协同。

随着,参与到“双智”建设的各方力量越来越多,距离实现甚至超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描绘的未来美好城市生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

———— / END / ————

|车事小说  AutoNovel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等使用

       原文标题 : 建设“双智城市”除了“车”之外,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专家们这样说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