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逐渐成为朝阳行业之后,从2016年至今的每一年,几乎都被冠以了各种“元年”的称号。
从“中国车企自动驾驶元年”、“自动驾驶爆发元年”、“L3元年”,再到“自动驾驶商业落地元年”、“L4元年”。整个自动驾驶赛道的上半场,似乎都被这一系列的称号给说尽了。
而今,随着谷歌Waymo、通用Cruise、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全球范围内的顶级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相继完成了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落地测试,部分实验车型甚至已经实现了L5级无人驾驶。承载着众多期盼的2022年,大概率也会以某某元年的形式,开启竞争更加激烈的下半场。
尤其是前不久在“Apollo Day”技术开放日中晒出成绩单的百度Apollo,作为国内第一批Robotaxi商业落地项目“萝卜快跑”的主要技术提供方和经营方,从去年下半年上线至今,订单数量已经超过了30万单。再加上在无人化、5G云代驾、车路协同等技术层面的实际落地,很有一股抢占自动驾驶技术制高点的气势。
而在众多新技术中,早在去年10月份的技术开放日就已经亮相过的“5G云代驾”远程驾驶方案,在今年又有了新的细节展示。从百度自信满满的期盼来看,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弥补现阶段自动驾驶的缺陷,同时展现出了一个全新的自动驾驶场景和生态,更有着延伸、发掘新赛道的商业潜力。
如此一来,这个虎年,也很可能会成为“云代驾元年”?
自动驾驶欠缺安全冗余,5G云代驾是“最优解”?
与其说是“代驾”,百度Apollo的5G云代驾系统,更像是自动驾驶系统的应急手段。
毕竟整体的驾驶过程,仍然会由自动驾驶系统来控制。而云代驾的介入时机,仅是在类似于智能驾驶系统失效、复杂场景导致车辆受困等情况。
除此之外的正常行驶场景中,云代驾更多的是由技术团队来充当远程安全员,通过监控实时画面和车辆数据,在系统发出预警时第一时间进行远程操控。考虑到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尚未真正成熟,必要的人工干预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至少在国内市场,云代驾的出现也带着某种必然。
在车智驾看来,尽管在国外同样有着相对成熟的智能汽车远程操控系统,比如前不久加入英伟达合作网络的DriveU.auto,已经推出了支持大规模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部署的远程操作平台。但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或许百度Apollo的5G云代驾,要更加接近现阶段的“最优解”。
第一,中国交通环境复杂,L4级自动驾驶场景受限。
作为全球第一批开放自动驾驶车辆落地测试的城市,综合北京地区的路况复杂度、交通参与者数量等相关数据,从实现自动驾驶落地部署的难度来看,几乎是美国加州的15倍。这也意味着,基于国外环境开发的自动驾驶系统,或许很难匹配中国的交通体系。
过于复杂的交通环境,对于目前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而言,尚且有着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对落地场景有着极为严苛的限制。这也就催生出了以远程操控技术,来填补自动驾驶缺失空白环节的5G云代驾体系。
而国内自动驾驶团队中,百度Apollo、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滴滴等企业,都已经在各个一线城市开启了自动驾驶的商业落地试运营。但是相对而言,背靠百度旗下集度汽车的造车业务支持,百度Apollo在商业落地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取得暂时的领先也算是顺理成章。
第二,自动驾驶商业落地,仍需要大量安全冗余。
对于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而言,虽然已经勉强实现了L4级的水准,但距离完全摆脱人力干预的纯粹智能化,还有不小的距离。
就好比此前在加州进行测试的小马智行,由于去年10月份变道过程中撞上隔离带导致一起轻微事故,在美国监管部门的要求下,发生了全球第一起召回L4级自动驾驶系统。而特斯拉、小鹏、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在近些年间频繁发生的事故,也严重影响了消费群体对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信心。
再加上国内交通环境的复杂程度,因此,不同于美国各个州监管部门允许企业自行决定是否配备主驾安全员,国内政策要求,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中是必须在主驾位置放置安全员的。
只是这样一来,自动驾驶终究还是“有人驾驶”,而百度Apollo的5G云代驾,更像是在维持“无人驾驶”的高端形象。不过随着技术的迭代,采用远程操控的云代驾模式,在解放人力的同时维持驾驶过程中的安全冗余,倒也有可能成为大势所趋。
毕竟,除了自动驾驶发展的阶段性限制,需要5G云代驾的技术补充。从更深层次来看,国内代驾业务的广阔市场,或许也在加速代驾向云技术靠拢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