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市场口味变了
“相比中国品牌,我更看重合资品牌的品牌力。” “感觉日系新能源最大亮点就是品质更有保障。” “新能源产品比拼的不是三大件。中国品牌在三电和智能化领域,不比日系品牌差……” 帮宁工作室采访多位消费者,发现不同的消费圈层,消费理念差异很大:多数80后消费者认为合资品牌更有优势,更愿意接受合资品牌新能源产品。而95后和00后则截然相反,他们愿意选择造型、智能化、网联化更出彩的中国品牌——在他们眼里,“蔚小理”、比亚迪、欧拉等品牌最受欢迎。
为何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帮宁工作室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中国品牌越来越能抓住年轻人的胃口,年轻人喜欢酷炫高科技,而中国品牌新出的车型比较符合他们的追求。
其二,对中国品牌的观念不同。以前,国产车的质量与合资比,确实有很大差距,但现在不同了,国产车产品综合实力并不输合资品牌。但很多70后、80后还是对自己使用国产车“痛苦”的经历记忆犹新,对中国品牌还保留着刻板的印象,所以追求合资品牌。但是,90后没有体验过以前的国产车,对过去的差距没概念,没有思想包袱,所以能欣然接受现在的中国品牌产品。
其三,所处的阶段不同。90后买车是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想着反正以后也要换其他的,于是没有想太多,国产车的价格对他们来说很适合,自然不会挑剔。而相比80后、70后一代的人,他们买车已经是第2辆、第3辆,甚至更多,他们会比较看重品牌力。
当然这只是从消费者的角度,从技术角度和产业链角度来看,中国品牌新能源和日系品牌新能源已不相上下,甚至某些领域领先。 从核心技术层面看,中国品牌竞争实力明显。
“电池占电动汽车技术含量的60%,目前这一代电池技术,中国占主导地位。日本等国家在大力发展下一代全固态电池,这方面中国品牌还有差距。但全固态电池技术要产业化,并对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估计要10年左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
他表示,在电驱动和电力电子方面,中国跟国外比,总体不相上下。尤其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全技术链贯通的企业,技术实力全球靠前。 他认为,从供应链层面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全球70%电池产能在中国,产品供应全球。虽然美国和欧洲正在全力以赴打造电池产业链,甚至中国电池进入美国市场可能受到一定障碍,但总体而言,中国动力电池的产业竞争力在相当时间内难以撼动。
“新一轮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我对中国品牌在未来汽车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充满信心。”欧阳明高说。 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与蔚来汽车进行合作的卫蓝新能源,其推出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可以实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比亚迪e平台3.0的一体化集成设计;华为所提供的全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欧阳明高预测,2030年中国市场的中国品牌会占60%。 对日系三强来说,竞争者不止中国品牌,还有德系和美系。 作为电动化转型最为坚决的跨国车企之一,大众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推出ID系列,但成绩一般。2021年,南北大众在中国市场仅卖出了7万辆ID系列新车,距离8万~10万辆的目标,仍有一段距离。
此外,以特斯拉为首的美系优势突出。3月,特斯拉批发销量为6.58万辆,同比增长85%。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累计销量突破18万辆,再创季度销量纪录。
汽车产业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过去已经跑过了100年,但今天,在新赛道上面,所有品牌不得重新开始。
在品牌塑造、资金财力还是技术实力方面,日系三强有着中国品牌特别是造车新势力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如今看来,在新能源的新赛道上已经落后的日系三强,想要在短时间内追赶上来,并不容易。
原文标题 : 日系三强电动化的反攻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