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山寨、产能过剩和假情怀真骗补,
2022年可能更多造车企业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火如荼的造车企业,纷纷走向濒临破产的边缘呢?疫情致工厂停工、芯片短缺、供应链涨价等外部因素,是整个汽车产业链都面临的共同难题,但或许这些却不是主要原因。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内因才是造车企业走向死亡的罪魁祸首”,而他把这些内因归结为三点:山寨同行没有创新性,盲目扩大产能导致不符合市场需求,只会空喊口号的假情怀真骗补行为,都是浮躁的车企自己种下的恶果。
首先,抄袭和山寨之风遍布整个中国车企行业,缺乏自主创新性曾是普遍现象。
“汉腾汽车是又一个众泰汽车,因为它们都来自同样的背景”,该分析人士告诉知料汽车。
汉腾汽车logo(下)
知料汽车发现,除了汉腾汽车外,应建仁通过庞大的股权控制关系,还掌控着众泰、君马、大迈、江南、汉龙、等品牌,被称为“众泰系”。而这些品牌都先后依靠山寨其他车企设计进行生产。而汉腾汽车logo,也被质疑直接是法拉利与菲亚特的组合而成。
提起众泰汽车或许在国内几乎无人不知,众泰“皮尺部”在十年前让我们领略到了什么才是“我的复制可以成功”。“博采先行者精粹”成为众泰汽车堂而皇之地山寨著名车企设计的伎俩。
保时捷与众泰汽车对比:不能说完全一样,相似度90%总是有的吧?
曾经“山寨保时捷”的“保时泰”,也曾让很多小镇青年们对它印象深刻。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消费者们对其质量的深恶痛绝,众泰汽车在多次股权变更之后依然逃不开关闭的命运。
这种“山寨”之风,给很多国产汽车品牌树立了非常恶劣的形象,甚至成为了很多后来者们效仿的方式之一。如早期的威马汽车就被吉利汽车诉讼产品抄袭,索赔高达21亿元。而此前闹出将蔚来汽车logo倒过来就直接发布的某老头乐电动车企业,更是直接把山寨设计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山寨和抄袭之风在国内造车企业,特别是起步较晚的车企中并不少见。但缺乏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势必将被淘汰。
其次,盲目生产导致产能过剩、利用率低,没有满足消费者需求。有权威媒体报道称,结合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在建项目及车企产能计划,对“十四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但来自乘联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可达530万辆。按此计算,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消化率只有14.48%!这预示着未来三年,我们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将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
而这些疯狂开动的造车工厂,却有大量车型没有消费者愿意埋单,如汉腾汽车的一二期工厂,年产能可达至少35万辆,但今年却没有任何销售数字出现。
最后,只会喊口号,空谈造车的伪情怀,背后只为了骗补。
2022年将是新能源补贴的最后一年。根据相关部门确认及媒体报道,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在2022年内正式终止,今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
这将加速很多“PPT造车”的新能源车企离开行业。纵观过去几年,成立之时要做“中国特斯拉”的梦想家们,很多都已经狼狈退场,只留下一些尴尬的口号,还有到手的巨额新能源补贴款。
以红星汽车为例,这家河南焦作多氟多锂电池公司旗下的汽车品牌,2018年宣布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红星闪闪X2,并喊出了“谁说10个亿不能造车”,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但补贴款红星汽车却收获不少。2019年8月,多氟多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已经收到“邢台县科技和信息化局转支付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款人民币 2,476万元”。但该公司所发布的量产车型却依然难在道路上看到踪影,至今也没有公布过任何生产及销量数据。
在被曝出要求员工放假、欠薪数月、工厂停工等消息后,官方表示,“红星汽车正在研发电动皮卡等新车型,员工的工作情况也将根据生产计划安排,部分员工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恢复上班。”如今近两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没有看到任何红星汽车有关量产其所说的电动皮卡或其他车型的消息。
五年未造出一辆量产车的昶洧汽车,其创始人沈玮靠着拉面馆赚钱,曾在发布会上称用“禅意”造车,甚至认为专利技术“比特斯拉还牛X”。这些都曾是我们见过的“造车情怀派”。
“什么车型火爆就造什么,他们用情怀来绑架行业与消费者”,这是很多急躁的造车公司的共性,上述汽车分析人士表示。
而另一家赛麟汽车,在请来杰森·斯坦森和吴亦凡,花费1个亿为发布会造势之后,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晓麟,被传花光如皋市国有股东南通嘉禾共计66亿元后,已于2020年跑路至美国,甚至还利用当地媒体叫嚣“我再回中国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会以美国作为我的根据地,跟南通嘉禾打一场持久战。”
荒诞的新能源造车故事,过去几年来给我们诠释了整个行业的浮躁趋势。而随着越来越多能造车却卖不出去车的疯狂梦想家们,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或许将有更多的参与者将会倒下。
美团创始人、理想汽车天使投资人王兴此前曾表示,“中国车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两轮”,造车新势力只能活下来3家。而如果只能有12家车企活得很好,那么2022年将是更多新能源车企的丧钟敲响之路了。
原文标题 : 新能源造车“大跃进”现形:今年3家车企倒下,丧钟已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