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牛”谁都会吹,关键看谁先让它落地。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朱锦斌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是业界出了名的“大嘴”,每逢新品发布会立下各式各样的Flag,已经成了万众期待的保留节目。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那句,“华为将会三年内超越苹果,五年内超越三星,做到全球手机销量第一名。”
即便从结果来看,受限于外界诸多不可抗力,截至目前仍未完成,但作为旁观者,还是颇为喜欢他许下这种充满野心的豪言。
与之类似,几月之前,当赛力斯高端品牌AITO旗下,首款由华为提供“背书”的问界M5亮相时,选择亲自站台吆喝的余承东,依旧不改“大嘴”本色,再次喊出了年销30万辆的口号。
为此,他还特别举例,“华为用一千家线下门店来卖车,假设每家一个月可以卖30辆车,那么月销量便可以突破3万辆,年销30万辆的目标,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实现了。”
奈何,进入2022年以来,疫情的愈发肆虐,芯片的持续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就像一双双无形的手,扼住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咽喉”。
本周,在参加某访谈节目时,余承东也稍感无奈的表示,“之前定下的目标,的确是我吹牛了。”换言之,身处当下充满不确定性与变数的大环境下,问界M5想要触及30万辆的年销目标,基本没戏。
不过十分有趣的是,旧的Flag虽然轰然倒下,但并不妨碍新的Flag随之出炉。在余承东口中,“接下来,华为一定能够帮助这些和我们紧密合作的车企,先做成国内第一,再成为世界第一。”
由此不禁反问,他所代指的是AITO?是极狐?是埃安?还是阿维塔?难道是华为自己?关于确切答案,如今没有人能给出。
而我只能肯定一点,上述目标想要达成,必须击败的“大魔王”,已然明晃晃的屹立在了那里——特斯拉。
同样,就在本周,这家无时无刻不充满新闻与热度的美国新能源车企,祭出了一份历史最佳季度财报。
整个2022年Q1,其净利润达到惊人的达到十分惊人的33.1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38亿美元增长658%,同样大幅超过了分析师预期的约21.56亿美元。
另一项关键指标单车毛利率,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2.9%,较去年同期提升6.36%。简单换算,以目前位于中国市场在售价格为31.69万元的后轮驱动版Model Y为例,每卖出一辆新车的利润就已超过10万元。
平心而论,如此强势的“吸金”能力,不得不令身后的诸多追赶者所叹服。而作为目前汽车行业最大的“网红创始人”兼无须怀疑的“世界首富”,马斯克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沟通会上,一改往日的“画饼”本色。
非常笃定地向所有人保证,即使最近遭遇一定的麻烦,上海工厂停产时间超过20天,刚刚投入使用的柏林工厂与得州工厂,也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爬坡,但正在进行中的Q2,特斯拉新车制造数还是会拼尽全力看齐Q1。
同时,相比余承东表示年销30万辆没戏,马斯克则直接官宣:“2022,我们将交付超150万辆新车,实现超50%的增长。”事已至此,还是那句话,或许能够阻挡特斯拉向着更高处狂奔的,只有它自己了。
而作为前“中国首富”,命运多舛、深陷泥潭的恒大集团掌门人许家印,本周也重新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
从官方发布的推文来看:北京时间4月21日,三辆恒驰5现身广州恒大中心,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携管理团队全方位体验该车型。
许家印看到恒驰5动感时尚的造型,并坐进车内,体验了恒驰5奢华的内饰、极具科技感的智能网联功能后,让他忍不住连连点赞:“漂亮!真漂亮!”
但在真正负责恒驰5后续上市交付任务的所有员工眼中,望着那片即将切入略显窒息的“红海”,酸楚只有自己知道。“造车不易,谨慎入局”已经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文章最后,想要聊聊的则是曾经被称作“电动三傻”,如今却被传统车企视为“香饽饽”的蔚来、小鹏、理想。
虽然北京车展延期,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其产品推新的节奏,但仅以目前已知ES7、G9、L9三款全新车型的产品力而言,个个都不是善茬,也让我对于它们的前景充满了期待,尤其是本周集中看过BBA所发布的那些“大象转身”的力作过后,感触还在变得愈发强烈。
一边是没有包袱轻松上阵,做好向死而生准备的开拓者;一边是难以放下燃油时代红利,始终犹豫不决的守疆者,双方之间的交锋与碰撞,远比想象中激烈。
无论承认与否,时代真的变了……
搜罗一周车闻,回顾大小车事,车闻轶事尽在【一周车话】,下周见!
原文标题 : 【一周车话】余承东说30万辆没戏,马斯克说150万辆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