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比起产不出来,更怕卖不出去
面对疫情困局,为扩大汽车消费,五一黄金周之前全国多省市政府均使出了浑身解数。
五一节前,广东省发改委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活动公告》,5-6月内,个人消费者在省内买到“广东省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推广车型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新车可获补贴8000元/辆。推广车型涵盖比亚迪、小鹏汽车、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广汽埃安等品牌共45款新能源乘用车。同时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在今年5月至6月期间,在原有基础上对广州增加3万个购车指标、深圳增加1万个购车指标。
疫情重灾区沈阳,则提出由沈阳市政府投入资金1亿元,面向在沈购车的个人消费者发放汽车消费补贴,并鼓励汽车报废和农村汽车消费。
浙江宁波市近日也启动了“2022欢乐红五月·你消费我助力”消费券发放活动,总金额超3亿元。其中,汽车消费券作为面值最大的消费券分为“满10万减3000元”和“满15万减5000元”两档。
然而种种举措却并没有阻止“五一黄金周”车市寒流。
在广东地区,广物汽贸旗下一家埃安经销商表示,五一首日到店客流量环比提升了近四成,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跌6%左右,订单数量与去年持平。广东有道集团一名内部人士则表示,五一前广州疫情有些反复,该集团个别长城品牌经销商地点在白云区管控范围内,影响较大。今年的订单量同比出现了明显下降。
五一期间处于疫情管控政策中的北京市场更甚。“往年‘五一’假期都会迎来购车小高峰,日均进店量维持在120人左右,看车、购车占比达七成以上。可是今年‘五一’假期每天进店寥寥几十人,市场内其他店也大体如此。”北京亚运村一家自主品牌4S店销售负责人表示。
促消费举措连连,为什么消费者却不大愿意买账呢?
一方面,相比起当年汽车购置税减半和电动车免购置税这类大额的“优惠”,今年几千块的补贴力度不算大。
更关键是,疫情下居民固定收入减少、财产性收入缩水,再加上汽车涨价潮、油价上涨等外部环境影响,消费者捂着钱包不愿消费才是重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5%,这意味着消费能力下降。此外,这次疫情之后,不少企业面临成本上涨、营收和利润下滑。那些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来说更艰难,尤其是依赖线下消费的餐饮业个体经营户,此外线下教育、旅游相关行业也同样严重承压。
这些因素都会十分直接地打击居民的消费购买力以及消费信心,尤其是对汽车这样的大宗消费品,大家会变得格外谨慎,有教育机构上班的网友就表示,因为疫情导致收入不稳定,暂时放弃了购车计划。
除了消费者主观因素外,疫情管控下经销商门店经营受阻也是造成库存指数高企的关键因素。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在调查的94个城市样本中,由于疫情防控政策规定,有34个城市的经销商有闭店现象。其中,闭店时间在一周以上的经销商超过六成,上海地区经销商尤为严重,基本处于全体静默状态。
由此可见,疫情之下,相比供给端产能问题,消费端的需求遇冷的情况要更加恶劣。谈及对当前车市的销量预期,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也坦言:“终端市场的消费需求对汽车业增长的影响,短期内可能会大于供应链困难。”
03 五月车市难言乐观
就疫情防控进展来看,国内本土新增案例在进入5月之后呈明显下滑趋势,日均新增持续低于千例,尤其是汽车重镇上海,在5月2日后已经快速回落到日新增两百余例。上海、长春两地汽车相关企业已经开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从这个走势来看,二季度后半段整体经济环境有望呈明显复苏走势。
不过这股复苏向好的走势只是相较于当前冷清局面而言的,汽车产业链整体要恢复疫情前水平,在眼下疫情尚未彻底消退的背景下,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至于汽车行业何时能恢复常态?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就具体时间节点而言,4月18日可视作复产复工的第一个拐点,此后行业恢复情况将在4月底到5月这段时间更加清晰,逐步恢复到单班生产的正常规模,最后将在5月中旬至6月份恢复到一个良好水平。
也就是说,供给侧整个五月仍将处于产能爬升的过程,最快要到6月达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
而在需求侧,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本轮疫情后全球市场被压抑需求集中释放的概率较小。
程实分析称,在疫情冲击影响下,若短期内居民可支配收入能够在疫情后快速恢复,则居民部门出现被压抑(报复性)消费行为的可能性将增加。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疫情前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值为8.5%,而疫情后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值已下降至6.5%。同时,中国居民人均工资收入增速由疫情前的8.7%已下滑至疫情后的7.0%(2020-2021两年复合增长)。
因此,程实判断,从绝对收入水平变化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难以对本轮疫情后报复性消费提供基础支持。
此外,不少网友表示,本来计划近期买车,最近油价上涨、新能源车也跟着涨价,看着那些不敢去加油的车主吐槽,自己果断放弃买车了,还是等等吧。
供给端的提振靠的是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厂的共同努力,消费端的改善依赖的则是整个经济大环境对消费者信心的鼓舞以及经营环境的改善。
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与财税政策研究室部长周玮指出,汽车消费能否持续恢复,最终还是要看经济环境,刺激消费只能是辅助手段。
这意味着,即使疫情稳定,车企生产进入常态化,汽车终端市场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五月车市虽然会呈现回暖走势,但是相对疫情前状况依然会显得较为低迷。
长期来看,动态清零会是国内面对疫情的主流政策,无论是经济大环境还是汽车产业,我们都无法指望一夜回到疫情前。所以,在当前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承压的局面下,车企需要更努力地打开思路,稳住生产的同时,培养并维持更多潜在用户,以求在情况好转之后快速复苏。
原文标题 : 汽车消费惨到不可想象,大车市也该打保卫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