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暴击“肢解上海论”,站出来充当“白衣骑士”

数字力场
关注

马斯克「曲线驰援」了上海。

撰文 | 佘宗明

在某些人的「肢解上海论」甚嚣尘上之际,马斯克站出来充当了「白衣骑士」。

方式是加码押注。

就在昨天,路透社披露,特斯拉将在上海建第二工厂,年产能45万辆。

这样一来,特斯拉在上海的总产量有望超过100万辆,特斯拉上海工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枢纽。

特斯拉内部人士对此做了澄清:是扩产,不是建第二工厂。

▲媒体前后报道的截图。

在企业决策层面,扩产跟新建工厂的确是两码事。

但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说,这就是一回事——反正都是扩大产能。只要是产能会扩大,就能拉动整个供应链,这些企业就有订单。

对上海而言,这颗马斯克牌定心丸来得也挺及时。

现在很多人都担心:供应链外迁风险会让上海陷入「断臂」之痛。

马斯克的「曲线驰援」,至少起到了缓解作用。

01  

「鉴于上海疫情短期内控制可能性不大,应着手疏解上海经济金融中心功能,将航运等职能向周边省市转移。中芯特斯拉等重要企业,由国家派驻工作组进驻,协助企业闭环管理,维持正常生产。」

4月中旬,某大V在网络上发出了这样的建议。

言下之意,要对上海进行「功能疏解」,道理很简单: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专业人士笑了:金融中心功能是你想疏解就能疏解的?你当是玩乐高搭积木呢?

可这代表了不少网民的真实想法。

在蔚来的李斌、小鹏的何小鹏、华为的余承东都发出汽车产业求救信号后,许多人的望闻问切功力不逊于「三针神医」叶某某,诊断结果就是:

「集聚式生产」不行,还得搞多点布局。

更直白的建议是:赶紧把产业链供应链挪到其他城市去。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诉苦微博。

幸亏他们不是那些造车新势力的掌舵人,也不是有关部门的决策者,只能纸上谈兵——俗称打嘴炮。

否则,计划经济的幽灵又要游荡起来了。

看上去,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的国际地位,似乎放大了断链伤害。

可需要看到的是,汽车产业扎堆在上海临港等地,不是「计划」出来的,是市场自发形成的结果。

运联智库就分析道:

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是典型的产前供应链模型,是拥有多级材料供应环节的行业,并具有不可替代性。

以整车制造为核心,向上为精密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相关基础工业,向下可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制造流程繁琐且各环节紧扣,有明显的链条效应。尤其是零部件的制造与供给。

这样的产业链特质下,要保证产能,又要控制总链条成本,那么整个供应链对协同设计、快速响应及库存管理的要求就会很高。这一来提高了行业对优质物流、仓库管理等配套服务的依赖度;二来催生了地理空间聚集的趋势。

▲图片来源:运联研究院制图。

你想把它们拆得七零八散,哪有那么容易?

在疫情发生后将上海功能分解,用刘远举老师的话说就是,丢了芝麻,然后再自己主动把西瓜砸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