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 镇西
增量容易增利难,留给零跑的时间还有多少?
2022年9月,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了8月交付数据。埃安、哪吒、零跑位列交付量前三名,同样位列同比增速前三名,分别为27021辆、16017辆、12525辆。
从排名不难发现,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排名发生较大变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伴随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相对较高,逐渐显现阶段性瓶颈。但是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大、竞品相对较少,而且伴随三四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集中于这一领域。
各家车企在争夺市场的过程中,也逐步向消费者更加清晰地展示了行业发展的现状。首先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做决定时在这方面的考虑很小。其次是汽车电动化发展至今,在电机、电池还是电控等方面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厂商之间想要做出差异化亮点需要较高的研发效率、较强的成本控制与较深的技术积累,比如理想在8月份销量下滑较为严重,除了公司新车型L9、L8对老车型理想ONE的客户分流外,还要面临包括AITO问界M5、M7在内的新车型瓜分市场。
AITO背靠华为这一强品牌,无论是渠道还是技术都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能实现当月销量破万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零跑的异军突起,却极大地吸引了市场的目光,甚至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这家公司。
1一切,都离不开大华股份
成立于2015的零跑,单纯从销量上来看,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蔚小理”这些一线新势力了。公司今年8月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9月20日正式招股,不可谓不快。
销量反超“蔚小理”,拿着较为靠谱的成绩单冲击港股成功,成立7年的零跑看来得有点真本事,要不然怎么这么能打?
按照公司招股书,零跑汽车的创始人朱江明,之前在大华股份担任CTO和副董事长,技术出身的老板,一般都特别喜欢以技术发家。零跑汽车目前已经掌握了自研智能驾驶芯片和CTC(cell-to-chassis)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公开资料显示,零跑汽车在技术积累方面如此迅速,和创始人前东家大华股份的无条件支持密不可分。
实际上,在零跑汽车的股东里,也不乏大华的身影。零跑2015年成立时,累计1亿元的注册资本,有3300万元是大华给的,创始人朱明江出资额仅为2000万。
同时,作为安防领域的龙头企业,大华股份又在摄像头、视觉算法方面具有较深的积累,而且大华子公司华锐捷已经量产了L2+级辅助驾驶系统和智能泊车系统,并在车载相机、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方面和零跑汽车合作。
在此背景下,零跑汽车具备了“全局自研”能力,得益于大华在L2级别的现有技术积累和双方的深度合作,零跑在落地L2自动驾驶方面,节省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公司售价不到十万的T03,同样可以拥有L2级智能驾驶辅助等功能,而且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这个里程用作城市代步车绰绰有余,甚至还能来个短途旅行。
如此看来,零跑的卖点就是极致的“性价比”,在电动车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便宜,确实是硬道理,而且10万元以下的电动车市场,恰巧此前一直被车企忽视,零跑在这个领域占尽了先发优势。尤其是这两年油价越来越高,燃油汽车通勤成本也越来越高,用一辆价格不高,还具备L2辅助驾驶功能的电动车替换燃油车,未尝不是“持家”的表现。
而且在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不到十万元体验“最新潮”的技术,对消费者而言也颇具吸引力。正如我们4月说过的《电动车的魅力,还是低价!》。
基于上述种种,零跑销量反超“蔚小理”,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但是销量增长,不意味公司打造了爆款,也不能帮助企业解决根本问题——盈利。
根据公司招股书,零跑2019年至2021年连续亏损,累计约为48.47亿元,不可否认,零跑确实在大华的帮助下迅速完成销量逆袭,在2021年合计交付43,748辆汽车,较2020年交付的8,050辆汽车增长443.5%。
2022年至今,公司汽车销量屡创新高,但是和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销量并没有产生利润,今年一季度公司再度亏损9.6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不得不让市场担忧公司盈利能力是否能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