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东关大先生
出品 | 电动公会
3和Y大幅降价, 特斯拉又开始拉仇恨了。
10月24日,特斯拉中国官方消息称,即日起将调整中国大陆地区特斯拉在售Model 3及Model Y售价调整,调整后Model 3车型起售价为26.59万元;Model Y车型起售价为28.89万元。
此前两款车型的售价分别为27.99万元和31.69万元,降价幅度分别达1.4万元和2.8万元;此外,Model 3高性能版价格由36.79万元降至34.99万;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至35.7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降至39.79万元,降价幅度达到5%。
这是特斯拉今年的首次降价,目前国产Model Y的起售价,距离历史最低价(27.6万),只差1.29万。
特斯拉降价并不意外,马斯克要完成全年计划需要扩大用户群,而在目前形势下,降价是最有效的扩大销售方式。不过,特斯拉的降价行为也“破坏”了国内市场竞争秩序,让那些内卷的友商们感受到了危机。
01
友商
3和Y降价,谁最慌?
除比亚迪外,特斯拉从价格上显然对与其处在同一级别的蔚来、理想、小鹏、问界等造车新势力威胁更大。
本轮价格调整之后,Model 3车型起售价为26.59万元,与竞品比亚迪海豹(20.98万元)、小鹏P7(23.99万元)的起售价差距有所缩小。
降价幅度最大达3.7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系列起售价已经跌破30万元。由于价格跌进了“30万元价格门槛”,这款车还能享受到1.11万元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2022年内提车可以享受上述优惠)。
此前Model Y后轮驱动版本起售价为31.69万元,与问界、比亚迪、小鹏、蔚来等友商的类似车型相比,售价排名第二,仅次于蔚来ES6。
降价之后,该款车型起售价为28.89,低于“30万元俱乐部”内的小鹏G9、蔚来ES6,且仅较比亚迪·唐EV和问界M5 EV的起售价分别高了9100元、300元。
在特斯拉宣布降价后,国内其他厂家暂时并没有跟进降价的消息,这对比亚迪、赛力斯、蔚小理等企业来说,要接下“价格屠夫”特斯拉“这一刀”并不容易。
要知道,特斯拉的利润率一直高于同行,本身存在降价空间,而国产品牌对于价格敏感,有可能随之降价,但是降价空间并不大,一些二三线品牌还可能(会因为市场的降价趋势)承受巨大的销售压力。
对于特斯拉的的降价,市场上有一种说法称为“价格屠杀”,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甚至已经从“鲶鱼效应”进击到了“鲨鱼级别”,而最直观的表现则是消费者的“叛变”,
“叛变”从上一轮降价时就已经上演过,去年年初特斯拉降价后,直接从当时如日中天的蔚来手中抢走了不少客户。当时蔚来CEO李斌对“特斯拉抢单蔚来”的回应底气十足:那是因为蔚来卖得太好,所以特斯拉才会降价。
在他看来,特斯拉降价与企业的定价策略有关,有的车企是按成本定价,而蔚来则是以车辆全生命周期为考量。
与李斌一样,彼时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谈过对特斯拉降价的看法:“友商降价我们连内部电话会都没有开,降价仅仅是他们的营销方式而已,而且还肯定是双刃剑。”
尽管他们的回应都十分有底气,但这背后仍免不了些许惊慌。
透过数据来看,2020年特斯拉全球交付499550辆汽车,是蔚来交付量的11.4倍、是小鹏汽车的18.5倍;截至1月4日,特斯拉的市值达到6928.87亿美元,是蔚来的8.3倍,是小鹏汽车的20.1倍,完全不是同一量级。
02
老客户
对于特斯拉来说,降价其实是近年来的常规操作,比如特斯拉在国内的主力车型Model 3,就曾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进行过多次调低售价,让这款电动汽车领域的头部产品的价格已经越来越亲民,不再高不可攀。
但这一轮的降价,还是让许多老特斯拉车主摸不着头脑。毕竟,在这一轮降价之前,特斯拉的价格曾一路上涨,多个车型甚至打破了汽车消费市场“新车到手就降价”的逻辑,而成为一种有望升值的“理财产品”,甚至滋生出一门转卖特斯拉的“生意”。
比如,去年7月30日起,消费者可以以23.59万元的起售价订购Model 3后轮驱动版。而据此不到4个月的11月19日,这款车的起售价调整到了25.09万元;再过仅5天的11月24日,起售价再次上调到25.56万元;随后这款车起售价一路涨至27.99万元(也就是10月24日降价前的售价)。
而据特斯拉产品专家介绍:“之前由于卖得过于火爆,产品供不应求,交付周期被拉长,比如Model Y就曾有过要等16到20周才能交付的历史。”
这意味着在价格低点下“期车”订单的消费者,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几天内,就能获得几万元的“浮盈”。从下订单日到提车当天,车价已几经变化,许多消费者因此选择在提车后将现车转卖,把浮盈“变现”。
而如今特斯拉宣布全系降价,也意味着特斯拉“期车”炒作的生意暂时要告一段落。这也引起了一些消费者的不满。
于是,在特斯拉官宣降价后,有不少在近期完成订车的车主组建“维权群”,针对降价进行“维权”。一位8月份提车的车主称:“在疫情当下,赚钱实属不易。特斯拉从9月到10月,从变相降价到直接降价,难道不是欺骗(提前购车的)消费者吗?”
不过,也有消费者认为这是“等等党”的胜利:“从去年开始观望,但是价格一路上涨让人下不去手,蹲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入手好时机。”
其实特斯拉从入华第一步就开始在价格上做出妥协,如果坚持奉行和欧美一致的全球统一定价策略,则会将部分潜在中国消费者拒之门外。实行精准的价格歧视,通过区别定价来服务中国本地的消费者,是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一种必要接轨。
从水土不服到入乡随俗,特斯拉在华的策略一直在探索。而对于“价格战”,国内造车新势力显然与特斯拉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造车新势力的重心在于老用户,一旦产品大幅度降价,对于此前以相对较高价格买车的用户而言并不友好。特斯拉则意在新市场,通过降价吸引新客户,迅速开疆拓土,扭转特斯拉以往的“高价”形象。
至于最后谁的竞争策略更胜一筹,还需更多时间去观察。在去年特斯拉Model 3降价时,李斌就曾讲过:
“这有点残忍,但竞争充满乐趣。”
— END —
原文标题 : 特斯拉的“价格屠刀”,砍向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