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超级骗局曝光:PPT创业,赚80亿美金

铅笔道
关注

在创业这件事上,只有两件事有壁垒:一是技术,一是品牌。但即便是革命性技术,大多也只影响10-20年,而品牌则影响企业终生。

今天看到一则真实故事,震撼灵魂。

主角是位“靠PPT造车”的骗子创业者,啥都没干成,却依靠谎言瞒天过海,一连融资4轮,并于2020年借壳上市,市值高达340亿美元(超过福特汽车)。

这位创业者名叫米尔顿,是氢能源卡车Nikola的创始人。在宣判之前,他曾被业内成为“马斯克第二”。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发生在2016年。米尔顿发布首辆氢燃料电池卡车,并放出该车的上路视频。而真实情况是:该车连动力都没有,更别谈氢燃料。

视频里的卡车,是被拖到了一个山坡上,依靠惯性行驶了一段距离——而米尔顿却将它宣传为“300kW燃料电池+320kWh电池组”、“一次加氢能跑近2000公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明星创业者”,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吹起了一个“氢能源版特斯拉”泡沫,把公司吹上了市,个人资产超过80亿美元。

只是,最近这个故事迎来了大反转:米尔顿被法庭认定为欺诈(证券+电信欺诈),最高可量刑20年。

这个故事令我很震撼。过去6年,铅笔道一直践行“真实”理念,希望它能成为创业圈的主流价值观——但也见过很多反面案例。

我用我6年的经验,负责任地给所有创业者一个建议:损人利己的谎永远不要去撒,尤其是侵犯多数人利益的,哪怕是一个小谎,对创业者的影响都是终生的。

大案例大家都知道,我今天就讲两个小案例,都是铅笔道亲历的。

第一个是“宅代洗”事件。2016年,我们报道了一家名叫“宅代洗”的公司,后者主营“O2O洗衣”业务。据创始人描述,为了增加订单,他曾派同事将某大学自助洗衣机的电线剪断,“逼迫”用户使用“宅代洗”的业务。

事情的负面影响很大,“宅代洗”上了各大报纸、电视台头条,被批“没有公共道德”。该团队见势不妙,解释称这是商业炒作,是谎言,“剪电线”没有实际发生。

但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客观影响已经造成了。事情发生半年后,一位投资人和我说,当时正在和“宅代洗”谈投资,看到新闻后直接终止了。

事情发生1年后,该创始人参加了某个创业营:当得知“宅代洗”团队要入营时,某创业者站出来表示强烈抵制。最终“入营一事”也因此作罢。

再后来,我再也没有听到关于这家公司的消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个人信誉一旦受损,没有5-10年是很难修复的。

我想分享的第二个案例就发生在近期。我们帮助一个项目做FA,团队和业务都发展很好,并且也被一家知名机构看中了,已经到了尽调尾声。

但突然某天晚上,我们接到一个匆忙电话——机构打来的,说法务同事发现,该团队10年前在派出所有“欺诈案底”。

同事随后找我商量,我听完觉得非常遗憾,但同时也已经预料到了结果:这轮融不到了,下轮也融不到了。或者说,只要是以该创始人名字为法人的公司,投资人都不会投了。

果然第二天上午,机构便给出了明确的回复:昨晚经连夜讨论,很痛苦很无奈地做出决定,不投了。

所谓的“欺诈案底”,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只要痕迹留下了,信誉就受损了。我后来咨询过很多机构的创始人,虽然事小,但给出的答复都很明确:NO。

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在创新创业圈,只要哪位创业者沾上“信誉污点”,可能10年洗不白。

行业里发生过不少大案例,比如瑞幸造假。我创业时,陆正耀(瑞幸创始人)是行业响当当的人物。犹记创业前,我曾做过一篇报道(关于神州租车),被陆正耀在前老板面前表扬,曾让我备受鼓舞。而一旦“财务造假”发生后,那种钦佩与尊重在我内心荡然无存。

这是一种信誉破产。因为这个原因,到现在为止,我也不愿意去喝瑞幸咖啡。

我们常常被人问:你创业的壁垒是什么?我相信,很多创业者都懒得回答了。壁垒的高低,和影响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比如把A做好了能影响半年,B能影响1年,那么B的壁垒比A高。

在创业这件事上,只有两件事有壁垒: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品牌。但即便是革命性技术,大多也只影响10-20年,而品牌则是影响企业终生。

从今天开始,为企业的基业长青定一个小目标:实事求是,不要说谎。相信我,这可能是你对企业做过的一件最有价值的事。

       原文标题 : 超级骗局曝光:PPT创业,赚80亿美金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