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要的可不止雷诺的内燃机业务

车门视车
关注

1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控股)、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0175.HK)和雷诺集团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框架协议。协议建议设立一家合资公司,旨在整合各订约方各自在内燃机、混合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变速器业务以及相关技术方面的专长及优势,共同研发、制造和供应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机动力系统。

根据框架协议,吉利和雷诺集团的动力总成公司预计将于2023年正式合并,双方将分别持有新公司50%的股权,更多细节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至此,雷诺拆分内燃机业务按预计方向取得了一个双赢的结果。时下,雷诺正在积极推动电动化转型,成为下一代汽车公司。为此,雷诺一直计划将电动汽车业务与内燃机业务分开,借此加速电动化转型。

雷诺在今年秋季公布了业务拆分计划,将旗下业务分别组成电动车制造业务Ampère和汽油引擎生产业务Horse。其中,雷诺集团将持有Ampere的多数股权,保留大股东的地位。而对于Horse业务,雷诺将向新的投资者和合作方出售股权,实行合资运营。现在,雷诺如愿找到了吉利这个重磅合作伙伴。有分析称,雷诺的内燃机整车及零部件市场萎缩导致效益下降,业务利润起伏不定,资金也捉襟见肘。因此,雷诺此时出售内燃机业务部分股份,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该业务的价值。因为一旦电动车的渗透率进一步上升,雷诺的内燃机业务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砸手里”。

与此同时,雷诺也通过出售内燃机业务获得了宝贵的资金。今年上半年,雷诺实现营收211亿欧元,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由于俄乌冲突导致雷诺被迫关闭俄罗斯业务,公司上半年净亏损13.6亿欧元。此次交易的资金将缓解雷诺的压力,可以为电气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更何况,雷诺的内燃机业务也并未“卖”给吉利。从双方的协议来看,雷诺和吉利将共同研发、制造和供应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内燃机动力系统。而且,吉利和雷诺集团的动力总成公司预计将于2023年正式合并,双方各持新公司50%的股权。换句话说,未来双方将实现技术共享。

对于吉利而言,这笔交易同样物超所值。虽然内燃机渐渐失势,但在短期内,内燃机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发动机排量更小的趋势非常明显。而小排量发动机是雷诺的优势所在,自然对吉利有着吸引力。与此同时,雷诺的混动技术同样有着很好的技术储备。

目前,雷诺现款混动车型搭配的E-TECH 混合动力和E-TECH 插电式混合动力两款混动总成均在欧洲市场获得了不错的销量,已经获得市场认可。雷诺与吉利合作,可以更低成本开发出更高效的混动技术。在当前的汽车市场上,各种混动技术已经成为收割销量的利器。比亚迪之所以“起飞”,DM-i混动技术是最大功臣。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插混车型的增速远超过了纯电车型。显然,吉利与雷诺合作研发混动有着光明的前景。

更重要的是,吉利近年来开发的CMA平台、SEA平台以及雷神混动等技术需要搭载在更多车型上以平摊研发费用。目前,吉利SEA浩瀚架构不仅用在了自家的极氪品牌,还外放给了集度和smart品牌。不久后,吉利的CMA平台也将成为雷诺韩国新一代产品的技术平台。显见,吉利与雷诺合作后,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我们将充分发挥技术研发、工程制造及多品牌协同发展的专业经验和资源优势,为合作创造最大化价值。”当然,对于吉利而言,还有两个不易察觉的“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向雷诺韩国输出的平台和混动技术均需收取技术授权和服务费用。此前,吉利收购雷诺韩国股份的协议规定,在今明两年,雷诺韩国汽车需要向吉利支付不少于3.28亿元股息。事实上,技术授权收益正在成为吉利新的利润增长点。吉利的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知识产权许可总收入为25.7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知识产权许可收益为7.3亿元。随着新的动力总成技术公司供应更多汽车品牌,相关利润应该会有进一步增长。不仅如此,吉利还将下一盘大棋

据悉,新公司计划在三大洲运营17家动力总成工厂,雇佣约1.9万人,内燃机、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年产能将超过500万台。未来,该公司的产品不仅为雷诺集团和吉利旗下雷诺、达契亚、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领克、宝腾以及日产、三菱等多个汽车品牌供货,还将面向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80%的ICE市场提供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与雷诺合作的新公司将进一步推动吉利的技术和产品将走向国际市场。

写在最后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吉利与雷诺的合作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于雷诺而言,甩掉了“包袱”,换来了现金,又盘活了内燃机业务。于吉利而言,获得了相关技术补充的同时,还稀释了研发成本。更重要的是,服务全球80%内燃机市场的双方合资公司,会让世界看到一个全球化的吉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原文标题 : 吉利要的可不止雷诺的内燃机业务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