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诗雨
小米已连续三个季度收入下滑!如今,造车路又遇阻,2024年我们还能买到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吗?
近日,小米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小米总营收704.7亿元,同比下滑9.7%;归母净利润为-14.76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1.17亿元,同比下降59.1%。和去年同期相比,由盈利转为亏损。
具体到各项业务,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25亿元,同比减少11.1%。出货量为4020万台,同比减少8.4%;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减少8.6%;互联网服务收入为71亿元,同比减少3.7%;其他业务收入为18亿元,同比减少6.6%。也就是说,小米的三大主营业务收入全线下滑。
出货量连续下滑,导致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下降。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排在第五位,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同期的14%跌至13%。不仅如此,财报显示,均价也从1090.5元下滑至1058.2元,每部减少超过32元。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均价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在2022年第二季度,其均价为1081.7元,同比下降3.1%。智能手机业务作为小米主要的创收业务,智能手机销量和单价双降,对小米整体营收的影响可想而知。
单价不升反降,同时也反映出小米的高端路并不顺利。要知道,作为高端智能手机阵营的代表,小米和苹果、三星的距离依然相差甚远。据统计,2021年苹果智能手机的ASP为825美元(约合人民币5623元);三星智能手机的ASP为265美元(约合人民币1806元)。
而关于造车业务,研发上,第三季度小米集团研发开支由2021年的32亿元增加至41亿元,同比上涨了25.7%。二季度和一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38亿元、35亿元。主要是由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致。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前三季度公司在造车方面的总投入达18.6亿元,其中三季度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上支出的费用为8.29亿元。
在8月举办的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曾公布了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展:“小米自动驾驶要采用全栈自研算法,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组建500人规模的团队,首期投入33亿研发费用,目标是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
实际上,小米自宣布造车开始,便备受外界质疑。要知道,造车要比手机要求更高,它要求企业要构建生产销售全流程的所有环节,包括技术标准、制造基地、软硬件开发以及客户运营体系、经销商网络、物流等,这些环节对于任何一个新入局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不少人认为,小米的手机业务还没有拥有牢固的市场地位,就要涉足造车市场,对小米的未来充满担忧。更有不少网友认为,小米越来越像当年的乐视。
毋庸置疑,造车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在没有实现量产销售时,更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而从数据来看,小米营收结构中的各个业务板块,又都处于同比下滑的状态。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小米集团已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小米集团营收分别同比下滑4.6%、20.1%,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52.9%、67.1%。这也是小米上市以来首次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双下滑。在净利润大跌的情况下,是否还能撑得起小米造车所需的资金?
另一方面,小米的造车路也没有想象中顺利。11月28日,有媒体报道,小米汽车的开发项目不及预期,最终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这也是11月份第二次传出的小米造车受阻的消息。11月初,有消息称,小米造车已经被叫停,而内部也正在重新评估小米汽车项目。对此,小米汽车方面当时回复称:“小米汽车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另据相关媒体报道,一些小米此前高薪挖来的员工也在近期选择离职,这些员工多属于上海团队,而上海是小米整车、三电系统以及底盘等业务部门的所在地。
外部环境方面,除了要面对众多造车竞争对手外,市场留给小米的时间也恐怕不多了。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产量和销量都已经大幅超越去年全年水平,市场占有率达23.5%,提前3年完成了行业的预测。
按照此前计划,小米汽车首款产品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种种迹象给小米汽车2024年的量产目标增加了不确定性。
造车绝非一日之功,跨界造车更是难上加难。
原文标题 : 小米三季度净亏14.8亿,主营业务遇瓶颈,“造车路”成“烧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