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Apollo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与威马集团达成有条件买卖协议,并建议配售股份款项总额将约为39.18亿港元,建议临时融资约人民币7.2亿元。同时,威马持有股东承诺常备融资15亿港元。
此前,对于被收购的流言,威马汽车还发布了辟谣,谁知道最后却成真了。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威马汽车的交易估值为25.1亿美元,比2021年57亿美元估值缩水了 56%。
公告发布后,收购后续流程主要为 APOLLO 出行对威马进行尽职尽调。考虑到威马已于 2022 年 5 月 31 日递交 A1 招股书且完成 3-4 轮对联交所问题的回复,乐观估计,威马极有可能在 2023年二季度完成挂牌。
虽然说威马汽车是最早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也是新势力中最早自建工厂的品牌,其中其温州和黄冈两个厂址的最大产能有25万辆。可以说威马汽车前期的发展很好,势头很猛,融资也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4月份,威马汽车向银行借了两笔本金总额为10亿元的贷款,代价就是威马将湖北黄冈和浙江温州制造工厂里的部分物业用于抵押,若拖欠相关借款且贷方强制执行抵押,那就会影响后续的生产进度。
真的是没有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威马汽车从能比肩“蔚小理”的水平,到如今差点就要黯然退场。据了解,威马汽车在三年内亏掉了174亿,把之前融资的钱都差不多亏完了;并且威马汽车的销量还不错,去年11月才卖出了153辆,可以说是跌落到了谷底。
之后就大家熟知的情节,例如威马汽车被供应商告上法庭讨要欠款、变卖资产收拢资金、与吉利控股官司一审败诉等负面新闻。
对于上市,威马汽车有着强烈的执着,此前蔚来汽车成功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之后,那时候威马汽车风头正盛,便紧随其后,也开始筹划了上市计划,只可惜没有蔚来汽车的运气,只能以失败告终。
冲击美股失败之后,威马汽车在中信建投的辅导下,准备冲击科创板,但是由于当时吉利也在冲击科创板,再加上吉利的资产质量和财务都比威马汽车强太多,所以威马汽车冲击科创板失败了。
在去年6月份,威马汽车在港股递表,由于未能在六个月内通过聆讯,导致招股书失效。毕竟此时的威马汽车出现了财务危机等问题,所以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可以说威马汽车在上市的道路上磕磕碰碰,冲击一次就失败一次。威马汽车最初冲击上市是源于股东要套现退场的压力,现在急于上市更多是为了自救。
为了自救,威马汽车最后不得不用上了借壳上市。所谓借壳上市,就是威马汽车作为买方出资买了Apollo出行这个壳,所要付出的代价是拟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比例会牺牲得比较严重,从而压缩了后续资本运转的空间。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威马汽车在2021年第四季度通过一系列操作,成为了Apollo出行的最大股东,持有28.51%股权,并且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出任Apollo出行的联席主席兼非执行董事。
也就是说,威马汽车早就为了借壳上市做准备,并且有可能不需要付出借壳上市的“代价”。那么问题来了,威马汽车借Apollo出行的壳,真的能实现上市吗?
据了解,APOLLO出行在2014年-2021年间连年亏损,累计净亏损超28亿元,其财务状况并不是乐观。虽然Apollo出行在2022年出现了小幅度盈利,但都是来自销售珠宝、钟表等,并非来自出行业务。另外,Apollo出行还有港澳资本的输血。
不过,即便有港澳资本的输血,也只能让APOLLO出行和威马汽车喘息一阵子罢了,因为威马汽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下下降,除非是此次合作中能推出一款爆款产品,不然威马汽车依旧会被市场淘汰。
原文标题 : ?借壳上市,威马能够自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