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谈到江淮汽车,第一印象就是给蔚来“代工”。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江淮汽车要在代工这条路走到黑。
近日,江淮汽车发布了一则资产收购公告,基于江淮汽车与安徽蔚来两方建立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合作,拟收购蔚来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持有的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相关项目资产(包括设备、工装类资产等),预计交易价格17.04亿元。
公告中明确提及,本次收购资产事项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若本次交易顺利实施,有利于江淮汽车继续深化与蔚来汽车的战略合作。
资料来源:江淮汽车官网。
江淮与蔚来的“联姻”,从最初的代工到成立合资公司,再到如今的收购资产,双方要牢牢绑在一起。然而市场上新能源车企找代工的情况并不罕见,小鹏、理想和零跑等大多数造车新势力还是愿意自建工厂,掌握话语权,蔚来却反其道而行,不断深化和江淮汽车的合作。
01
江淮和蔚来“爱情长跑6年”
作为国内整车行业老兵,江淮汽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掉队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江淮汽车创建于1964年,1998年开始底盘设计研发业务,2009年开始汽油机生产业务,2002年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旗下拥有“思皓”、“瑞风”、“星锐”、“格尔发”等品牌,跻身国内轻型货车市场前列。
江淮汽车和蔚来汽车的合作始于2016年。
成立于2014年11月的蔚来,定位于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但彼时的蔚来汽车并不具备自主造车能力,而且也没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于是便与江淮汽车展开合作。
2016年4月,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认江淮代工一期产能5万辆的计划,位于合肥经济开发区的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于2016年10月开始动工,投产当年交付量即过万。
双方的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开启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跨界合作的探索,而且也成为汽车厂商“互联网+制造”合作的成功案例。
在当时,双方合作并未获得市场认可,质疑声此起彼伏。
原因不外乎这么两点,一是当时互联网造车企业尚未有一家实现真正的量产下线,互联网车企和传统车企的结合完全是一个新概念,前景并不明朗;二是江淮汽车的表现不算亮眼,在传统车企中排名落后,还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央视“点名”,如此“平庸”的江淮和定位“高端”的蔚来并不匹配。
2021年3月,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合资成立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来先进”),主营汽车生产管理和运营,这也意味着二者的合作模式由此前的“代工厂”升级为“深度合作伙伴”。
同年5月,各方签订联合制造生产协议,江淮汽车将继续生产ES8、ES6、EC6、ET7和其他可能的蔚来车型,并将把年生产能力扩大到24万辆,协议时间从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
截至2022年6月,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累计生产量已超21万辆,其中2021年全年交付同比增长约111.36%至9.3万辆。此外,江淮汽车新桥智能汽车产业园产能合作项目也在按计划快速推进,未来与蔚来汽车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一来二去,江淮与蔚来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今即使在自身经营目标难保之下,江淮汽车还在向蔚来汽车“输血”。
当下,江淮汽车拟以17.04亿元收购蔚来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持有的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相关项目资产,这17.04亿元对江淮来说是什么概念?
翻开江淮汽车历年财报,2017年以前江淮汽车盈利能力持续向好,仅4年时间累计高达30多亿元,在经历2018年巨亏14.21亿元后,2019年至2021年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步入2022年,江淮汽车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38%至276.01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700%至-8.53亿元。对此,江淮汽车解释称,“前三季度亏损主要系受到疫情、芯片短缺影响,销量下降。同时还有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主营业务毛利减少所致”。
粗略计算,近9年江淮汽车累计净利润也就不足19亿元。
2021年年报中,江淮汽车计划2022年产销各类整车及底盘56.8万辆,预计可实现营业总收入450亿元,“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今年前11个月江淮汽车仅完成销量计划的81%,营收仅完成收入目标的61%,两者全年预期大概率均无法实现。
“江湖义气”在江淮汽车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不顾自身经营目标难保、巨额亏损,也要向蔚来汽车“输血”。
02
不负彼此,合作中有双赢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江淮和蔚来也在合作中达成了双赢。
根据代工协议约定,合作中,江淮负责车辆的生产制造、零部件组装和运营管理,蔚来则负责汽车的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制造技术以及质量管理和保证,支付江淮的费用主要包含制造加工费和共建的合肥制造工厂产生的亏损补偿两部分。
双方合作,对江淮来说利好还真不少。
首先,产能利用率上去了。2019年之前,江淮乘用车工厂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还不足50%,但随着江淮蔚来制造基地的投产,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2021年高达近70%。
其次,业绩表现大有改善。之前江淮盈利能力很差,即使获得高额政府补助的情况下,依旧出现亏损,乘用车方面更是惨不忍睹。但和蔚来合作之后,2018年至2021年光收到蔚来方支付的费用合计就高达19.5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此外,在蔚来汽车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预期带来的产能扩大,规模效应驱动下盈利能力再上一层楼。
最后,市场认可度提升。江淮汽车技术和质量一直被市场所诟病,成为其发展的短板,但在蔚来最新的技术体系和产线标准建设的加持下,江淮汽车技术提升。就拿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为例,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全铝车身生产线,焊装整体自动化率高达98%,而且能够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自动排产、自动质量监测,实现喷涂无人化、冲压生产无人化,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也让江淮汽车生产技术不断精进,知名度和口碑自然也就上来了。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还指出,“江淮汽车代工蔚来,成立江来制造,打造全新‘江来制造’商业模式,构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为公司转型新能源领域提供有力保障。”
同样,对蔚来来说,也属利好。
就拿李斌和蔚来的至暗时刻来说,2019年的蔚来亏损百亿多,销量不过每月几千台,备用资金甚至都撑不过一个月,千钧一发之际,蔚来迎来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合肥市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正是在与江淮汽车合作的基础之上,蔚来理所应当的将总部落户于合肥,也因此收到了政府百亿元资金支持。
可以这样说,没有江淮,蔚来不仅做不了汽车,而且可能已经“倒下”了。
当然,江淮对于蔚来的支持远不止这些,还体现在生产过程中。蔚来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而纵观整个环节,制造无疑是离这个初衷最远的一个环节,抛开制造,一方面蔚来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做好用户服务等核心战略,另一方面还能节约成本,毕竟造车是个重资产模式。
如今江淮又以一种提供现金流的方式去购买蔚来资产,能更好地环节蔚来流动性压力。
03
双双陨落,“代工”路不好走
从目前来看,江淮汽车和蔚来汽车这是要双双殉情了。
除了深陷巨额亏损外,江淮汽车还因产品质量问题频频被投诉,电池包频出故障、掉电严重等属于重灾区。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一位名为“安心微笑”的消费者投诉称,“江淮电动车,当年要求召回年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前车辆,但本人名下车辆被串改为生产时间二零一六年元月一日逃避召回。1.使用以来多次发生杀车失灵,动力电池故障。2.宣传里程公里,实际只能跑一半。3.每次维修价超高,目前电池四次出现故障。本月再次出现动力电池故障。要求处理。”
资料来源:江淮汽车官网。
同样,昔日“大哥大”蔚来也过得并不好。
销量上,不仅未达到年初制定的目标,而且还被哪吒、零跑等后来者赶超。
业绩上,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2.05亿元,同比增长26.57%,但全国平均增速高达100%以上;净亏损同比更是扩大361.63%至86.51亿元,同时毛利率也由第一季度的18.1%降至第三季度的16.4%。
原文标题 : “门不当户不对”的江淮和蔚来,注定是场失败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