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价格战”下,造车新势力真的无牌可打了吗?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制造企业,从一开始特斯拉就头顶着“科技”的光环,当2019年末,特斯拉在全球掀起新能源汽车造车热的时候,市场也给予了特斯拉超高的估值以及很大的容错空间。
2020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主流方向,新能源产业链也跟着“鸡犬升天”。这一年,马斯克被推向了“神坛”,成为了全球首富,特斯拉成为了全球新能源行业新的 “锚”。
进入2022年之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玩家越来越多,赛道也越来越拥挤。
除了已经量产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后来者的苹果、小米。
大量涌入的新玩家以及快速上升的渗透率,让原本需要走五年的路一年就得以完成。
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行业从蓝海进入到了红海,新能源汽车企业也从增量市场直接变成了存量之争,所以2022年大部分车企的关键词都是“困难”。
当然,并不是所有车企都会直面困难。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提前做过预判,他认为行业的红海很快就会到来,所以比亚迪完善了整个产业链,2022年的交付数据也超过了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企业。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巴菲特的减持动摇了部分投资者的心态,导致了比亚迪的股价一定程度的承压。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而言,新能源汽车投资仍然是未来的主流方向,进入存量竞争之后,一方面造车的门槛大大地被提高了,另外一方面车企的溢价能力逐渐在提升,这会直接利好最早进入该行业的造车新势力。
侃见财经认为,进入2023年之后,造车新势力的情况将会大幅改善,同时行业上游将会“渡让”大部分利润,只有让新能源车企现金流快速回正,行业发展才可持续,上游的利润也才会细水长流。
造车新势力的“困局”
作为“价格屠夫”,特斯拉近期的降价让造车新势力相当的被动,由于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定价均在15至30万之间,所以已经上市的车企当中,由于小鹏和特斯拉热销车型定价区间非常接近,所以小鹏“受伤”最为严重,股价下跌也是最多的。
相比之下,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受到的影响就小很多。
那么,特斯拉之所以敢大规模地降价,原因就是其超高的毛利率。
根据统计显示,按照最近的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的毛利率达到了26.38%。而“蔚小理”三家则在15%左右徘徊,就连打通了产业链的新能源“销冠王”比亚迪的毛利率也只有15.89%,差距明显。
所以在销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特斯拉敢于挑起价格战,一方面是对供应链的溢价能力的体现,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建工厂尽可能的释放产能。
新能源汽车从量变到质变的门槛是100万辆,过去的两年里,交付数据一直是衡量一个车企是否成熟的标准。
可是到了2022年,比亚迪以及特斯拉都越过了这个门槛,比亚迪甚至差点摸到了200万辆之后,外界突然发现,原来特斯拉的产能也可以过剩。
产能过剩就意味着,未来行业的增速即将放缓,行业的估值也会重新调整。所以,特斯拉的降价并未给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和理想造成多大的影响。
而且特斯拉近几年并无新车型的出现,且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发展,特斯拉的科技感并未成为其最重要的优势,所以侃见财经判断,特斯拉即使继续降价,但是未来对国产造车新势力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那么,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困境到底在哪?
侃见财经认为,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产业链的溢价能力太弱。过去两年锂矿成本一路飙升让新能源汽车企业吃尽了苦头,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中占比最高的部分,未来压缩成本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一块,所以很多汽车企业都开始选择自建电池工厂。
从当下车企现状而言,上游疯狂赚钱的时代恐怕即将结束,因为车企安全的生存才是上游利润保证的基础。当车企都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上游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第二,产量问题。当下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均处于一个产能爬坡的阶段,因此受制于没有自己的工厂(小鹏有自己的工厂,但是产能较小),未来产能仍然是制约造车新势力的重要因素。
解局的关键
当下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问界以及小鹏都已经跟随特斯拉降价,预计其他新能源车企也会选择跟随。
因为造车新势力目前并不能完全自己“造血”,所以融资仍然是他们前进的主要动力,但是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融资的难度以及周期都在变长,所以价格战所产生的“成本”不可能完全由车企独自承担。作为互相依存的关系,上游将会被迫渡让部分利益,以推动造车新势力更好、更快的发展。
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传统车企也会大规模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以抢夺更多的市场。
从当下的情况判断,“蔚小理”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其不管是定价还是观念都已经深入人心,也圈得了一部分“铁粉”。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受制于产业链的影响,产能没办法完全释放。
因此,提高产能将会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关键词,不仅如此,倒逼车企自建工厂也是未来两年发展的趋势。
侃见财经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行业内竞争已经足够充分,未来还未量产的且实力雄厚的后来者很难占到便宜,所以这些后来者必须另辟蹊径,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综合而言,当一个新兴行业从增量到存量之后,涌入越来越多的玩家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参考手机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最终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钥匙”,而行业内其实不需要太多的玩家。
但由于汽车行业区别于手机行业,它是一个资产比较重的行业,所以整合就成了最最关键的“关键词”,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解局”的关键。所以,侃见财经认为,未来三年造车新势力之间的整合会成为大趋势,届时只有整合出强大的新能源车企,国内的玩家才能和一些传统的车企以及特斯拉之间进行充分的竞争。
原文标题 : 特斯拉“价格战”下,造车新势力真的无牌可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