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汽车产业十大年度新政:迎难而上,力挽狂澜

汽车纵横全媒体
关注

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心,很大程度上源自国家政策的坚强保障。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但我国汽车产业却在这一年走出了一条无比曲折的发展路线。面对上半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国家和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持续助力,下半年终于得以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有效缓解因疫情带来的危机。事实再度证明,在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无疑在确保行业形势稳定向好、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构建新兴战略增长极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汽车纵横》梳理出汽车行业年度十大产业政策,以飨读者。

1

减免车购税:拉动新车消费的利器

2022年5月31日和9月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等先后发布了《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和《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前者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后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免征车购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明确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新能源汽车,将免征车辆购置税。

纵横快评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全额减征,还是部分燃油车的减半征收,购置税优惠对于车市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从执行情况看,2022年以来,我国累计减免车购税已超过一千亿元,政策效应明显。“延续性+阶段性”优惠搭配出台,免税政策和减征政策同向发力,对促进汽车市场回暖企稳,刺激国内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促消费若干措施:利好政策组合拳

2022年7月7日,商务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若干措施》聚焦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支持汽车平行进口、优化汽车使用环境、丰富汽车金融服务等提出了6个方面、12条政策措施。相关政策提出,要稳定增加汽车消费,在二手车领域取消限迁并完善主体登记和车辆交易登记,发力点覆盖了汽车生命周期的全环节和各领域,全力推动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

纵横快评

面对多发散发的国内疫情和明显增多的风险挑战,从2022年5月起,中央和地方同时发力促成了史上最密集的汽车市场利好政策组合拳,创造了汽车流通行业更加公平合理和有利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除了上述《若干措施》外,还包括国务院印发的《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活跃汽车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对我国汽车市场快速恢复功不可没。

3

“双积分”之变:将迎首次重大修订

2022年7月7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修改条款多达十余项,包括更新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和考核比例,增加积分交易市场调节机制并建立积分池制度,完善积分核查及处罚要求,提出将双积分管理与碳排放管理衔接联动的思路。其中积分计算和考核部分,将2024-2025年度新能源乘用车标准车型分值较上一阶段平均下调40%左右,新能源汽车积分考核比例设定为28%和38%,并对应调整了积分计算方法和分值上限。

纵横快评

自2017年9月起正式发布的“双积分”政策即将迎来首次修订。虽然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在引导汽车节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新能源市场的高速发展,但如今产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原本的双积分管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机制不够灵活、市场供需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发挥政策作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与时俱进对其进行修订完善。

4

生产准入将调整:新增智能网联汽车

2022年10月28日,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申请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许可,首先要符合安全、环保、节能等标准、技术规范要求。其中,征求意见稿对智能网联汽车做出要求,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车辆产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车联网卡安全管理、软件升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障机制,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落实安全保护责任。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所使用的软件和硬件应当符合国家网络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

纵横快评

对比新旧两版政策不难发现,《征求意见稿》不仅以管理条例形式发布,级别和效力高于2018年版管理办法,还在具体政策条文中新加入并多次提及了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内容,强化了车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同时,2018版中有关鼓励“代工”的条文在《征求意见稿》中并未出现,这意味着“代工”模式或已被禁止。

5

新能源安全建设: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2022年4月8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监测平台效能、优化售后服务能力、加强事故响应处置、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及组织实施7个方面共22条展开,指导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安全体系。其中的安全性设计指导文件,可细分为整车级、系统级、零部件级,包括整车功能安全、动力电池安全、使用操控安全、充换电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

纵横快评

《指导意见》是对前期有关新能源汽车安全研究成果、安全管理要求的全面总结和提升,对下一步完善安全体系做了系统地部署,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制度化,不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有规范作用,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将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6

车联网安全建设:网络和数据是重点

2022年3月7日,工信部发布了《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根据《指南》,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包括总体与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6个部分共20类标准。《指南》提出,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纵横快评

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交融发展,车辆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亟需加快建立健全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为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支撑。此次《指南》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健全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展现出推进车联网安全在车联网产业建设中的优先级,有利于加速推动车联网安全的落地。

7

充电设施服务保障:缓解“充电难”

2022年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围绕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加强车网互动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充电设施运维和网络服务、做好配套电网建设与供电服务、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纵横快评

针对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突出问题,《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快机制创新、明确责任主体、提出发展目标和措施要求,对于破解发展瓶颈,提高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过,除了数量的增长,充电桩建设还要解决质量的问题。只有解决社区建桩难、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用户充电体验差等诸多问题,才能真正构建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8

新能源汽车下乡:助推市场下沉

2022年5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四部门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的时间为2022年5月-12月,活动主题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满足美好出行需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活动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实施,在山西、吉林、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海南、四川、甘肃等地,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

纵横快评

始于2020年7月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消费者普遍认可,下乡车型已累计销售142.6万辆,同比增速明显高于行业整体水平。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为我国生活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及三、四线中小城市的居民出行提供了升级换代的便利,也给当地政府和企业带来基础设施升级、产品研发和下沉市场覆盖等方面的机遇。

9

氢能产业规划:首个顶层设计出炉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指出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纵横快评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需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作为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和积极部署,氢能在国内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再次提高。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出台《规划》,将氢能放在未来能源体系构建的重要位置上,与氢能清洁、高效的特性密不可分。

10

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围绕11个方面出台38条举措,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案。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改革对内需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持续增强,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纵横快评

“十四五”时期,我国扩大内需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提升,消费升级面临的困难增多,扩大有效投资存在较多制约,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原文标题 : 2022中国汽车产业十大年度新政:迎难而上,力挽狂澜 | 解锁2022:汽车行业10个十大年度盘点(二)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