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融资、银河亮相,吉利“狂飙”路在何方?

节点AUTO
关注

极氪融资、银河亮相,吉利「狂飙」路在何方?

吉利汽车,风头正盛。高端子品牌极氪融资,投后估值高达130亿美元;中低端新品牌“银河”发布,力图补上新能源一块关键拼图。

从2022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排第一,超过比亚迪,似乎可以预见今日“盛况”。这让不少人对国内汽车自主品牌三强(比亚迪、吉利、长城)之战,多了几分可能的想象。

在吉利“狂飙”背后,这家车企巨头从昔日的并购沃尔沃大火,实际上在新能源转型中正在掉队,并喊出“向比亚迪学习”。极氪融资、银河亮相,颇有“差生补作业”既视感。

应该如何理解今日的吉利?比如新品牌的发力,以及多元战略思路下的买魅族、造卫星等令外界眼花缭乱的操作......

本文采访多位知名新能源汽车投资人、市场分析师、主机厂技术人员、品牌公关等,从近些年吉利销量变化切入,透视当下的吉利在整个新能源转型巨变的大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战略得失。

极氪融资、银河亮相,吉利「狂飙」路在何方?

“进步之星”吉利,“脱困”还有多久?

2月13日,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5.2亿元)。

130亿美元估值的数字,超过了小鹏汽车80亿美元市值,接近此前广汽埃安的1032.39亿估值。后者曾创下未上市新能源车企最高估值。

极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让不少人对吉利转型看好。不过,这家曾经中国销量最大的民营汽车公司正在经历阵痛期,前景仍然不明。

据1月销量显示,吉利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少约29%。这和国补退潮等外部因素有关系,但是吉利未能跑出比亚迪逆势生长的速度,有目共睹。

吉利能否成功逆袭?

表面看来,自2017年至2021年,吉利汽车连续五年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

极氪融资、银河亮相,吉利「狂飙」路在何方?

与此同时,吉利已经连续5年未能实现年度销量目标。去年,吉利新能源板块开始放量,但燃油车销量下滑,拖了整体销量增长的后腿。相比2021年,2022年吉利燃油车销量下滑13.4%,仅剩下108万辆。除此之外,吉利正在遭遇毛利率、净利润的双重下滑的局面:毛利率从2017年的19.71%,下降到2021年的17.13%,2022上半年毛利率更是低至14.6%;2022上半年,吉利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降35%。

2018~2022年五年间,中国汽车市场4次(2021年为正)呈现同比负增长。当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老大哥首当其冲,日益卷化的竞争加剧了吉利盈利能力的下降。

流年不利,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成为吉利的主基调。

吉利新能源板块在去年创下了飞跃式增速。2022年累计销量达328727辆,在乘联会发布的年度销量榜上,吉利以277.9%成为同比增速最快车企。仅看去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更是高达近377%。

极氪融资、银河亮相,吉利「狂飙」路在何方?

2022年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 图片来源:乘联会

这个速度超过了全面新能源化的比亚迪。能够取得这一成绩,一大原因是本来基础薄弱。班里的差生,拿下一个“进步之星”,是因为起点够低。

2021年,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交付仅为6.1万辆,同比还下滑了10%。与之相比,今年1月,比亚迪当月的销量达15.13万辆。吉利曾存在过一个失败的“蓝色吉利行动”5年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按规划,吉利汽车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占比要超过90%,实际上,2020年,仅实现销售6.8万辆,占公司全年汽车销量的5.2%。

吉利开启新能源狂飙模式的标志性事件,是2021年11月,吉利汽车发布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这意味着同为自主品牌三杰之一的吉利,坚决向比亚迪学习,迈向全面转型新能源之路。

相较于其他“开局不利”的传统车企,吉利为何能迅速实现转向,其关键因素是什么?

广东小禹投资董事长黎仕禹告诉“节点AUTO”,与传统车企对比,吉利转型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好调头。与长安、东风、广汽等传统车企不同的是,吉利为民营企业,并不存在混改问题,利于快速转身。船小好调头,转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吉利能把握此次极氪融资的机会,更加坚定快速地向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转型,相信未来是有机会和比亚迪一较高下的。

某造车新势力工作人员李江(化名)向“节点AUTO”称,吉利的规模化和成熟的电动车开发技术及平台是其最大优势。他认为,目前看来吉利在中高端新能源车型有极氪优势,但长期仍然需要其在中低端新能源车型上有所作为,其中的关键在于车型规划及价格优势。

吉利的短板也比较明显,最主要的体现在品牌方面。“吉利拥有多少品牌和车型,恐怕连吉利内部人士也不一定清楚”,这是外界长期对吉利的观感。上海某一线车企品牌公关赵嘉(化名)向“节点AUTO”介绍,和比亚迪相比,吉利的品牌人设并不明确。与之相比,比亚迪对新能源技术的多年开发,让用户形成了“技术宅”的认知,而且长期大打性能牌。但是,吉利的子品牌众多且特色模糊,有点像丰田,又缺乏日本车企给人印象中的产品可靠性。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