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产业科技
商业世界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那就是双星闪耀。
阿里与京东,伊利与蒙牛,华为与中兴,乃至日渐衰落的苏宁与国美,都是此类。把视野放到全球,还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苹果与三星......
汽车产业也有它的双子星。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22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上榜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33家,中国7家。按照排名,它们依次是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广汽、吉利以及比亚迪。
无论市场占有量还是品牌影响力,上汽与一汽都是中国车企Top2的存在。但时下最有星味的却是吉利与比亚迪。
尽管排名老幺,它们却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的两个奇迹。李书福是吉利的绝对控股方,香港中央结算公司虽是比亚迪的第一大股东,但持股17.64%的王传福也是比亚迪的实际掌舵人。民营企业家掌舵、草根味十足,是它们与Top5国字头车企的最大不同。
2022年,比亚迪累计销量超186万辆,吉利总销量突破146万,分居国内车企第一、第三位。2022年末比亚迪推出高端品牌“仰望”,2023年2月吉利正式官宣中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并推出电混和纯电两条产品线。其中电混架构覆盖A0级到B级的智能电混产品;纯电架构覆盖A级到E级的智能纯电产品。根据计划,2025年吉利银河将推出共计7款产品。
吉利中高端品牌“银河”
两大车企以相似的节奏仰望星空,再加上名字里都有一个“福”字......所有这些,让吉利与比亚迪成了中国最能打的民营车企。
比亚迪登顶,急坏了吉利
但盛名之下,两大车企却有不同境遇,甚至是截然相反!
可以用大家熟知的“找茬”游戏,探究两者的不同。就拿仰望与银河来说,吉利银河首款车型的售价20-30万元,定位中端市场,而仰望定位百万级的高端用户。
另一个显著的差异,是它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成色。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累积销售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占有率升至25.6%。其中,吉利新能源板块累计销量32.87万辆,渗透率23%;而随着王传福宣布禁产燃油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100%。
不仅如此,比亚迪还凭借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神话,一枪将2021年国内汽车品牌销量冠军吉利挑于马下。
新能源汽车是造成两者地位变化的X因素,吉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就不难理解,在比亚迪推出仰望之后,吉利也草草推出了异曲同工的银河。
正如很多媒体说的,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急了。按照虎嗅汽车观点,吉利银河在集团内部的诞生过程没有多漫长。吉利银河的诞生是整个吉利集团面对2022年中国车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然爆发后,见招拆招的应对结果。
但如果把银河当作吉利的全部应招,那就太小看李书福了。在银河发布前的2月13日,吉利宣布旗下高端电动车公司极氪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接近130亿美元。去年12月,极氪已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监会递交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发售的注册声明草拟本。
从极氪再到银河,吉利快速补齐了高、中端新能源汽车品类。加上吉利旗下的帝豪新能源,缤越新能,星越新能源,嘉际新能源等不同车型,吉利成为少有几家高中低全布局的国产品牌。
比亚迪也在做着相似的努力,只不过方向是从低到高。在中低端品牌铺量后,2022年比亚迪的汉唐宋等中端车型引爆市场,并一举推出了超高端品牌仰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很多人将比亚迪对吉利的超车,归功于低端电车的成功,但他们忽视了两家车企在发展路径上的迥异选择:简直就是民营汽车史上两个版本。
自主造车完胜“买买买”
2003年1月,王传福闪电入主秦川汽车,比亚迪宣告造车。
没用一年,比亚迪造出了首款新车,它的内部代号叫做“316”。王传福招来了一众经销商,前来评审。面对316,这些参与评审的经销商叹息一声,转身离去。事后有人告诉王传福,“这车不要上市了,否则会砸了招牌。”不知是愤怒还是失望,王传福拿起铁锤向这辆样车重重砸下......
车砸了,碎的是王传福的燃油车梦。2007年,在比亚迪深圳坪山基地落成仪式上,王传福按下了“未来是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天下”快捷键。
此后,王传福死磕动力电池。他放弃了当时成熟的三元锂电池技术,投身到磷酸铁锂电池研发中。这让他成为同行中的异类:质疑声多了他也懒得解释,“我就这么做,错就错了“。
10年以后,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横空出世,王传福翻了身。沿着电动汽车全链路,王传福一条路抹黑走,最终以技术优势换取了成本优势。接下来,比亚迪以低价车型抢占了市场份额。
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突破64万辆,力压特斯拉摘得全球桂冠。此时,王传福又宣布了“停产燃油车”的重磅消息,比亚迪又做了一项“世界第一”。
与比亚迪纵向深扎行业不同,李书福的路子是借资本之力横向“买买买”。
2023年1月31日,吉利控股的路特斯宣布与L Catterton Asia Acquisition Corp达成最终并购协议,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完成合并,合并公司将更名为路特斯科技。此次合并后,路特斯科技的估值达到54亿美元。
从路特斯往前推,还有沃尔沃、宝腾、阿斯顿?马丁.....十几年下来,吉利买下了一个汽车帝国。如今,吉利系汽车公司正在赶着排队IPO。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吉利系已上市或拟上市企业合计估值超过7000亿港元。
资本的胜利,但难言吉利的成功。汽车销量被反超是吉利难言的痛。
凭借不断收购,李书福原计划打造一个1+1+1+.......>n的生态效果,但现实却不甚理想。2022年,吉利汽车控股全年总销量同比增长8%,全靠新能源拉动。
在吉利控股集团下,吉利汽车、极氪品牌,领克品牌各大一级子品牌都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在吉利汽车下,又有沃尔沃、路特斯、几何品牌、英伦电动汽车,当然也包括上文提到的吉利银河。
可以简单感受一下,这是一个宏大而又复杂的新能源车型库,足以让用户头云目眩、眼花缭乱。
相比,比亚迪在推出腾势和仰望前,只有BYD一个主品牌;长城虽然推出了欧拉、沙龙等众多新能源品牌,但也只有一个上市主体。
品牌冗杂的根源,与吉利的并购逻辑密不可分。不同在于,早期国产自主品牌车企崛起较慢,吉利可以凭借并购迅速占领市场。但如今新能源这个最大动力火箭来了,它助推了比亚迪、蔚小理、长城的崛起,同时挤压了吉利的市场空间。
行业人士直言,在2022年全年的轿车以及SUV的销量榜单上,前15名的位置都已经看不到吉利汽车的身影。
吉利还有机会吗?
吉利败了么?当然没有。
从吉利每个子品牌都在加速布局新能源,我们便能看到吉利的决心。而极氪与银河无疑是吉利的最大的抓手,也是吉利打入中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强落子。
比亚迪的强势摘桂并没有宣告行业大结局,相反它只是点燃的一根导火索。一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鏖战才刚刚开始。
我们可以从比亚迪身上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2021年比亚迪净利润只有30亿,但2022年净利预估达到了165亿,同比增长了441%。除了销量翻倍之外,最大的原因在于2022年比亚迪杀入中高端市场,与低端做量赚吆喝相比,中高端更赚钱。这也是其为何匆匆推出超高端仰望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问题在于,比亚迪在中高端市场只是刚刚站稳了脚,这个市场足够大,可以容纳足够多的品牌,也包含吉利。
在《福布斯》评选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创新者的窘境》中,克里斯坦森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良好的企业会遭遇挫折?结论是推动它们发展为龙头的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们发展破坏性创新技术,这些破坏性创新技术最终吞噬了它们的市场。
从过去的几年里,比亚迪的电动车便是这样一个破坏性的技术,它侵入了燃油车腹地。相似,当下极氪与银河也在扮演破坏者的角色,这也是吉利机会所在。
无论是低价破坏,还是新技术破坏,电动汽车与智能汽车对汽车市场的颠覆才刚刚开始,所幸李书福没有被甩下车。
但最终能不能抓住这场史无前例的汽车消费变革,也决定了吉利银河之下,群星闪耀或是暗淡。
原文标题 : 吉利汽车大溃败,李书福却投下关键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