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车企,欧洲压力陡增
显然,在这条为了推动电动化而将其写进法律条文的道路上,欧盟“狂飙”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国。但欧盟这样的举措,或许是有些迫不得已。
如今,中国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零售总量达567.4万辆,同比增长9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5%。
正因为此,欧盟禁燃令的支持者认为,欧洲禁燃的立法将为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电动化转型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这将迫使以大众、奔驰、宝马、Stellantis、雷诺等为代表欧洲汽车制造商们在2035年前将生产转向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以此来带动投资,从而对抗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电动汽车的竞争。
欧盟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警告欧洲议会议员:“让我提醒你们,从去年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向国际市场推出80 款电动汽车,而且这些都是性价比超高的好车。并且,这些车型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因此我们需要尽早采取措施,我们不想把汽车这个引以为傲的行业拱手让与他人。”
近两年,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在大举进军欧洲市场。例如,不单单有在英国市场一直有着巨大影响力的MG名爵已经开始大规模布局EV车型,包括比亚迪、蔚来、红旗等都不断扩大欧洲市场的“交际圈”,并且也有着不错的市场评价和反响。
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包括弗迪动力、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企业作支撑,让车企在车型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可以逐步压缩成本,使市场价格处于最优区间。此前,国内生产的中规版大众ID.系列电动车被大量返销欧洲,就是最好的印证。
不仅是欧洲本土车企,一直在欧洲市场有着不错口碑的丰田、日产等,同样面临巨大压力。考虑到这些日系品牌虽然在HEV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但面对电动化转型却进展缓慢,当混动车型同样被宣告禁售,未来市场表现或多或少会受到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冲击。
中国,该如何抉择?
面对中国车企在纯电动车方面的优势,福特、沃尔沃、奥迪、MINI、捷豹以及Stellantis所有在欧洲销售的品牌——都已承诺在2035年底前停止销售燃油车,已加速对于纯电动车型研发工作的推进。有意思的是,福特和沃尔沃还加入了一个由27家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呼吁欧盟从2035年起禁止销售新的内燃机汽车和货车。
而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尤其是公共领域的电动化已经启动。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期限为2023~2025年。
根据规划,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
此外,在完善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支撑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政策标准法规完善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认为,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是促进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加快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也有一些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出以后,通过扩大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保持发展势头的有力举措。
未来,随着纯电动车型的市场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又是否需要通过相似的禁燃法规,来扩大纯电动车型的市场基盘?关于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深入探讨。
首先,在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内燃机的研发从未停止。而在这个领域,中国品牌还扮演着学习者和追赶者的角色,与领先集团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渐进线,对于内燃机的未来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其次,技术的发展让内燃机也在不断进步。此前,内燃机的热效率仅保持在三成之多,但随着混动技术的发展,在混动专用发动机领域,吉利和比亚迪等动力品牌的产品热效率均突破41%大关。当内燃机的效率不断提高,也让整个车辆的碳排放水平得以优化,以PHEV技术作为支撑,可以更好地满足环保要求。
最重要的是,如今包括PHEV、REEV、BEV等新能源车型不断获得市场认可,让中国车企已经逐步实现了“弯道超车”的目标。同时,中国品牌在整个新能源领域都积累起了足够的优势技术,也在缩短与世界造车巨头之间的距离,让中国汽车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禁售燃油车也会对整个产业链造车影响。面对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等问题,“抛弃”内燃机也会对车企造成巨大压力,能源、资源、基础设施、产品乃至消费者心理都需要充分准备。
毫无疑问,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面对各种因素导致的高昂电价,欧洲一些地区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冬季,这让欧洲人民对于全面转向电动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质疑。面对未来,无论中国的政策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随着欧盟禁燃法规的落地,对于如今在纯电动车领域已经颇有建树的中国汽车品牌,或许还真是一件好事。
原文标题 : 欧盟批准禁燃,利好中国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