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残酷淘汰赛,太卷了!

AutoMan
关注

谁能继续留在“牌桌”上?

进入2023年,造车竞争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车企之间从卷产品、价格、配置,到卷战略、组织、文化。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对市场的争夺愈演愈烈。对于很多品牌来说,能否继续留在牌桌上都是一个未知数。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此前预测称,如果未来10年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充分竞争,全球可能只剩下不超过10家车企,会有七成来自中国。

在2023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2022年中国市场现存147个汽车品牌,新推出车型197款,其中新能源116款,占比58.9%;在售新能源372款,平均月销1163辆。

“这显然是不符合产业规律的,如果按当前市场容量、单车型月销过万进行测算,100款车型就将饱和。”朱华荣表示,“过去3年,已经倒下了75个品牌,预计3~5年后,或将还有60%~70%的品牌会面临关停并转。我们可以预料,未来的竞争,仍然将会非常激烈,但倒下的品牌会留出更多市场空间,让活着的品牌发展更有余地。”

何小鹏如今强调“降低成本”,同样源于对市场集中度的判断。“我们如果把时间追回到2017年,中国大概有接近300家的新势力,以及有接近70家乘用汽车品牌在中国销售。截至今年,我们可以看到,大概只有50家左右的乘用汽车品牌在中国有销量,我觉得,在5年以后可能只有25家,那么在10年以后可能只有数家到10家之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天不管是10万(辆)一年还是50万~70万(辆)一年的汽车公司,在5到15年之间都存活不了,在中国能够存活可能最低的数字会达到300万(辆)一年这样一个规模。”

在何小鹏看来,小鹏汽车距离他心目中能“活下来”的地位还有很远距离,因此目前进行的所有架构层面的调整,都是 10 年后小鹏汽车能“活下来”的基础。

在蔚来NIO DAY 2022媒体面对面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对于高端市场,全球销量100万辆是一个坎,到了100万的规模,就可以实现稳健发展,保持竞争力,蔚来离这个坎还有很大的距离。“相信中国很多公司都能过这个坎,我也觉得小鹏过200万的坎没问题,但具体的时间无法预测。我们是过来人,是差点完蛋的公司,最终所有的公司都会倒闭,跟人最终都有生命终结的一天一样,这是客观的规律。哪个人不发点烧、不经历一些事。”

尽管蔚来汽车目前是“蔚小理”中亏损最多的一个,但李斌依旧为蔚来汽车定下要在2024年前实现季度盈亏平衡的目标。秦力洪对于2023年新能源汽车全年的发展走势也表达了乐观态度,“今年一季度是整个汽车行业也是整个电动车行业过去若干年以来最困难最有挑战的季度,我们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它和全年的大幅度增长并不矛盾。”

而目前身处新能源汽车拥挤赛道的企业,除了奋力争先,确实也没有太多其他选择。有造车新势力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二十年前,中国企业去赶超合资企业是没有胜算的。但是十几年过去了,自主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上已经实现了碾压。这一次,国内企业与特斯拉的对比,很像二十年前,但是中国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追赶特斯拉不会再用那么长的时间了。”

在他看来,造车新势力首先要力争居于行业头部,而在未来,唯有头部企业不会被淘汰,并且有机会成为与特斯拉一较高下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总体来看,新能源整车产业竞争在加剧,结构调整在加快,自由竞争的同时也伴随着淘汰,这是一个必经的市场化过程,总体上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信赖度不断提高,信心也越来越足。”

无论是否对于市场拥有足够的信心,行业内能够达成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诸多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中,如果不能居于头部地位,被淘汰几乎已成定局。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投资者看到机会蜂拥而入,这个时候政府应该放开,让更多投资者参与试错,会缩短行业试错的过程。同时,它的另一面就是将来会出现大量的淘汰。

“大浪淘沙之后,市场集中度会慢慢上升,上升的过程还会再淘汰,最后若干企业脱颖而出,这是市场过程。”陈清泰如是说。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文标题 : 新能源汽车残酷淘汰赛,太卷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