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将“造车新势力”的亮点归结成“冰箱和彩电”

电动大咖
关注

2.既有认知不够 也有营销目的

如果是一家三四线汽车品牌的掌舵人简单地将造车新势力亮点归结为“冰箱才彩电按摩椅”,可能确实会存在过于自负或者对新产品了解不够的情况,因为造车新势力的部分产品如果从表面看起来,确实能找到不少问题。

比如造车新势力的产品普遍缺少第三方碰撞测试结构的检测结果,尤其是中低端车型,再加上开发、试验周期都比较短,安全性都有待验证。当然了,这里面包括送测了但中保研/中汽研还在测试阶段、车辆上市安全性传播流程里未包含三方碰撞测试等几种情况,但从整体市场来看,只有理想、蔚来等几个高端品牌的部分车型有公开可查的第三方碰撞结果,中低端市场碰撞测试覆盖率并不算多,至少没有燃油车多;

其次,由于造车从零起步,新势力品牌在质量管理和品控管理上确实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甚至包括一些30万级别的热门车型,都存在金属件缝隙不均匀、盖板/结合处高低不平等情况,虽然不影响使用,但看到会比较糟心,很影响体验者对其综合品质的判断;

此外,由于底盘调校、设计经验几乎为零,挖来的大牛虽然个人能力很强,但团队本身也需要磨合。所以造车新势力前期的产品在细节上确实也出现了不少模仿的情况,进一步加深了部分传统车企底盘工程师对造车新势力的质疑。

再者,造车新势力的“期货技术”确实较多,总让人感觉无法落地,仅仅是作为谈资向消费者宣传而已。而这样的案例确实也不少,比如蔚来早就露出的但依然无法量产上车的150kWh半固态电池;比如800V超高压从前年就开始烘托气氛,直到最近几个月才有少数车型开始在硬件上具备800V能力,且具体功能也要等到逐步OTA进行开放。

还有,像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CTC)、滑动底盘这类技术本身在市场上尚且饱受争议,CTC带来更好车身刚性的同时,到底在底部碰撞安全性上表现如何?暂时也没有具体的底部碰撞测试案例进行观察,甚至有被认为是省成本之嫌。

综上,部分传统车企工程师对造车新势力的不看好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但本身新技术、新平台的诞生就会经历诸多挑战和困难,合理的质疑也在所难免。

不过,如果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就一定要重视敌人,而车企的掌舵人通常都非常了解这一点。所以,如果他们还在反复拿“冰箱彩电按摩椅”说事,那就只能是营销上的一种策略了。

很简单,将对手的产品亮点具体化、简单化最能体现其强替代性,“冰箱彩电按摩椅”嘛,谁做不是做,选一家好点的供应商就好了,但几十年的研发经验、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储备却买不来。

那造车新势力怎么办呢?要么从零起步落后于人,要么直接拿来主义。这就是为什么要突出“冰箱彩电按摩椅”背后的意义。这种营销方式与造车新势力用“不懂用户”来针对传统车企其实是一个套路。

个人一直比较抵触所谓的“旧势力”、“新势力”说法,从字面意思来讲原本“造车新势力”只是形容一些新的行业参与者,但无意之间也放大了、对立了“旧”与“新”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只有技术有新旧,造车永远没有新旧。吉利有世界顶尖的混动电驱,小鹏已经基本落地800V,理想有堪称智能车照妖镜的“任务大师”,对于行业了解不多的消费者来说,新能源车是一个多维的世界,千万不要被所谓的“新旧”固定了视野。

       原文标题 : 为什么要将“造车新势力”的亮点归结成“冰箱和彩电”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