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乘用车业务的打击太过“沉重”,困境之下的江淮汽车选择依附于强者身侧。
2016年4月,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以制造方面为切入点,推进新能源汽车领域全面合作。在合作中,蔚来汽车授权商标和相关技术,江淮汽车负责合作车型的生产。也就是说,江淮汽车成了蔚来汽车的代工厂。
毋庸置疑,在主业持续亏损的状态下,转型代工厂的确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毕竟,与蔚来汽车的合作,几乎“稳赚不赔”:“江淮汽车不仅可以向蔚来汽车收取生产费用,就连其投产前3年的工厂运营费用也由蔚来汽车悉数报销”。
数据显示,2018-2020年,蔚来汽车累计向江淮支付了代工费及亏损补偿12.34亿元,其中代工费7.78亿元。而这也使得江淮汽车的业绩在2019年成功扭亏为盈。
吃到甜头后,江淮汽车继续在蔚来汽车身上大下苦功。2021年3月,二者签署了合资意向书,拟在合肥合资设立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主营智能电动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工艺研发、制造管理、运营服务;供应链管理;汽车零部件研发与销售;与智能电动车相关的技术咨询等业务。
2021年5月,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江来公司签订《联合制造生产协议》,从签订当月至2024年5月,江淮汽车将继续生产ES8、ES6、EC6、ET7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蔚来车型,并将年产量扩大至24万辆。
图源:江淮汽车官网
一年多后,江淮汽车继续深度绑定蔚来,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安徽蔚来持有的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相关项目资产,经评估后交易价格为17.04亿元(含税)。二者间的密切程度进一步加深。
诚然,合作方式的调整的确为江淮汽车在合作中话语权的增加有所助益,但究其本质后我们便可发现,纵使江淮汽车的身份有所改变,但其仍未停止生产制造蔚来车型,且扩大年产量后的江淮汽车反而将大部分身家压在了蔚来汽车身上。
同时,目前的蔚来汽车仍未摆脱亏损状态,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其已累亏超两百亿元。如此大的隐忧,江淮汽车势必要居安思危。
蔚来之外,江淮汽车的代工业务同样开展于其他车企。
同样在2016年,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也达成了合作意向,并于2017年成立了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车企之外,为进一步发力新能源,江淮汽车还同科技公司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强“制造实力”。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合作对象,便是华为。
那么,华为真的能成为江淮汽车的“解药”吗?
其实,早在去年6月便有媒体报道过华为计划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极狐等品牌开展智选车业务合作的消息。
今年以来,双方合作消息进一步推进。据悉, 今年1月,合肥日报报道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华为坂田基地总部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深入商谈,共同推动华为终端与江淮汽车、肥西县合作项目。
然而,合作的背后仍充满了不确定性。
首先是已经迫在眉睫的亏损问题。以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赛力斯为例,虽然在牵手华为后股价、销量等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赛力斯的业绩却未受到任何正向的影响,这意味着,如果江淮汽车采用智选模式和华为合作,那么在已经巨亏的情况下,未来江淮汽车亏损还将加剧,短期内不过是赔本赚吆喝罢了。
图源:问界官网
财报预告显示,2022年赛力斯预计实现净利润约亏损35亿-39.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亏损18.24亿元相比明显扩大,3年时间赛力斯亏损超70亿元。
同时,与为蔚来代工不同,选择华为智选模式合作的江淮汽车还需面对一众华为加持的“强劲对手”。目前,国内外与华为达成合作的车企有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福田汽车、广汽集团、中国重汽、比亚迪、奇瑞汽车、陕汽集团、武汉光庭、沃尔沃、北汽、江淮等30家车企,确认支持华为HiCar的汽车已达到120多款。在此境况下,留给江淮汽车的时间或许还有,但一定不算多。
因此,速途车酷研究院认为,作为一家拥有近几十年历史的老牌车企,江淮汽车虽然在最近几年掉队,但仍拥有长足的品牌和技术的沉淀,切实努力把品牌和技术方面的积累真正转变为独特的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无法被替代”——无论自己造车,还是帮别人造车——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新能源依然是2023年汽车市场的主旋律。因此,无论是传统厂商还是新势力品牌都将不遗余力地展示各自的拳头产品,力争以最有利的姿态抢占市场。在此背景下,江淮汽车的新能源转型路径,依然不是很清晰。
原文标题 : 江淮汽车:甘心做代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