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不是万能解药,并不适合所有车企!

百姓评车
关注

所有人都在焦虑不解

从2018年开始,中国车市从高速发展的增量市场阶段进入了存量市场阶段,各家车企之间也展开了白热化的竞争。在产品上大做文章,对内,围绕爆款大单品做衍生车型,形成上阵亲兄弟的形态,对外则是围绕竞品做贴身肉搏,尽可能分得一杯羹;在营销上,我们还能看到有车企的高管亲自下场“开炮”,在社交媒体上对竞争对手大行攻击言辞,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甚至直接手撕比亚迪,对王传福指名道姓,直接质问“BYD名字好听吗?不就是一句骂人的话吗”,这种近乎谩骂式的营销言论,实在不敢让人相信这是出于跨国车企在华CEO之口。

这也从某种层面证明了,现在车企存在的深深焦虑。

这样的焦虑不仅出现在起亚身上,在两个大众,两个丰田,两个本田,东风日产、长城、吉利、长安、东风等等车企身上都有所体现。大众的焦虑是,尽管他们推出了ID系列产品,这已经领先于日系竞争对手,但他们在中国市场却面临着不温不火的发展态势,其中固然有产品细节问题处理不当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营销策略和渠道进化不彻底所致,没能像新势力那样迅速占领消费者的心;

日系的问题则是固守混动技术不松手,把氢能源的小算盘打得飞起,对电动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局面;

长城、吉利、长安、东风等传统自主虽然对新能源汽车持积极的态度,也有着综合体系力的优势,但是他们的痛点是因为背负的包袱比较大,顾虑比较多,无法像新势力那样义无反顾开拓新的市场和新的技术,也不能像比亚迪那样断腕求生All in新能源,只能是跟进;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算是全能战士了,在三电领域扎根极深,垂直整合能力极强,但它在智能化方面尤其是辅助驾驶的表现并没有电动化那样出色;

造车新势力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在生产组织、供应链管理、固定规模、市场营销、品牌塑造等诸多方面根基尚浅、深耕不够,在品牌从1~10的快速扩张中要应对长期亏损的问题,所以才出现了李想说的要保持20%毛利率红线的说法。

可以说,在汽车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的大变局中,每一个身处其中的车企(无论是新能源车企还是传统车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也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某种意义上说,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过河。总会有人会掉进河里,我们作为行业的观察者,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新能源不能帮助所有人都能完成过河,我们需要保持理性的认识。

百姓评车

2023年的第一季度,中国车市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未来还有9个月的时间,各家品牌谁起谁伏,我们没有办法预测。唯一能够知道的是,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车市的底色。

对有些转型不力的品牌来说,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就像我们在前文说得那样,新能源或许并不适合所有人。产销2600万辆以上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包容的市场,大江大河虽然波澜壮阔,但是小池塘也自有一番韵味,大家说呢?

       原文标题 : 新能源不是万能解药,并不适合所有车企!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