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国上一个开年最顶级的A级车展,已经过去了近730天,上一次是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这一次是2023年4月的上海车展。而正因为没有了2022北京车展在里面的“干扰”,我们得以见到两届上海车展之间的直接对比,出现了很多的玩笑和笑话。
冯雷,原来是一家汽车网站的评测编辑,因为2022年的大环境不好以及出行不便等原因,他离开了传媒行业,但因为兴趣使然加上家底厚实,所以还是开了一家汽车改装相关的铺子。每天打交道的人仍然是中国最懂车和喜欢车的那一小撮人,因而,他尽管没有像往年一样飞到全国各地试车,但仍与这个行业不脱节。
遗憾的是,2021年上海车展立下的众多Flag,到如今80%没有实现,甚至早于2021年的Falg也有半数没有实现。2021年上海车展媒体日,展馆里几乎所有人的朋友圈都被华为+极狐的高阶智能驾驶视频刷屏,但到了眼前,极狐的高层已经换了好几茬,华为的自动驾驶也没有改变世界。以及,2021上海车展最大的热点,特斯拉刹不住,如今,仍在2023年的舆论场里被很多人作为标题。
自动驾驶:似乎越来越近,但离你我又越来越远
关于2021年上海车展,冯雷的记忆里有“800公里续航、800V、全球首发车128辆、接待观众81万次”,这几个关键词。我问过他,4个关键词里都有8是不是一种巧合。答案是否,当年的主流续航是600公里,800公里的预期让人对充电焦虑的结束感到愉悦;800V,是充电快+长续航+跑的快的预期;128辆首发新车,是中国汽车市场很厉害的象征,而且燃油车在那时还是舞台上最大的明星;接待观众81万人次,则是全球疫情下,第一个快速恢复的心理骄傲。
2年过去到现在,600公里续航还是主流,800公里续航依然是量产车里绝大多数达不到的成绩;很多车企用上了800V技术,多数人只用了1-2个800V核心组件,用全套的极少,且车价不菲;至于全球首发128辆,放到今天已经是没有太多意义,看着合资车的份额日渐萎缩,国产品牌每一个新车差不多都是全球首发。
总之,2年时间过去,从很多角度看上海车展,都是基本没有大变化的。但,它却实打实的发生了最底层的裂变,燃油车真的不太行了,而新能源车真的站起来了。
“差不多2021年6月的时候,我对自动驾驶改变世界充满期待,试很多车的时候,车企的人都在说国家在加速立法,未来一片光明。但,现在,这种火苗没有了,我觉得你也一样。”这是冯雷的观点,也是很多消费者和车主的认知。
比如在店里强化过悬架和轮毂的小鹏P7车主,2021年的时候他买到了NGP高速领航辅助,2023年的时候,系统对小问题做了不少优化,但它依然只是NGP高速领航辅助。这自然不是因为小鹏不能打,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也是整个汽车行业里,绝大多数智能+电动车企业要面对的问题。
它是蔚来面对的挑战,NT2.0的NOP+进行推送,不过不开通城区;它是华为面对的挑战;它是理想等等等,太多车企面对的挑战。车企的名单里,当然还要加上奔驰、宝马、丰田、大众、本田、吉利、长安等一长串耳熟能详的名字。
没办法,智能电动车这2个词就是有着必然联系的。燃油车的能量主要用来驱动,没法支撑智能化的高耗能,所以在燃油车上,我们其实很少能看到所谓的高阶智能能力。而有着高电量的新能源车显然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于是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的新产品纷纷登场,和传统汽车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化。
2021-2023年2年左右的时间里,智能辅助驾驶从高速卷到了城区,但对用户的吸引力却难以更进一步。特斯拉的FSD仍无法落地,难以评判效果,而只在少数城市开通的城市级辅助驾驶(广州、深圳),显然难以让14亿人满意。至于国外,因为各国各地区的标准天差地别,更是无法落地。
车企告诉消费者,“需要时间,等我”,但2年多的时间过去,信心在被动摇和磨灭的。